3.通過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訓練,形成未來教師基本的教學技能並發展初步的專業能力。職前師範教育不僅要授予未來教師紮實的學科知識,還要給予他們傳授這些知識及開展教學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目前,教師教育在訓練教學技能方麵已發展出許多有效的方法和技術。
4.通過教育理論課程的學習,建立起未來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和教育專業的判斷能力。職前教師教育不僅訓練未來教師一定的教學技能,還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教育專業精神熏陶他們,否則教師教育便淪為了職業培訓,教師便被作為教書匠培養。
上述方麵的學習和訓練是職前教師教育的基本任務,我們並不能期望職前教師教育一次性培養出完全勝任教學工作的教師,正如英國政府在《教育:一個擴展的框架》中指出的:“即便是受過充分嚴格的職前訓練,但世界上仍沒有一種重要的職業能期望新的就業者馬上就能作出充分的貢獻。”(瞿葆奎.教育學文集 英國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351.)畢竟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終其畢生精力而逐漸達致專業成熟的過程,職前教師教育僅僅是為教師終身的專業發展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提供一個入門的證件。
二、教師入職輔導——新教師的專業入門
新教師的入職輔導是70年代興起的並被人們所接受的一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指導計劃,這一計劃與職前教師教育和教師在職培訓方案一起被並列為教師教育的三個階段或組成部分之一。胡森主編的《國際教育百科全書》中關於“師範教育:概念”這一詞條,開宗明義地說:“師範教育或師資培訓可以包括下述三個階段:就職前培訓、就職培訓和在職培訓。現在,人們把這三個階段看成是一脈相連的三個組成部分。”(胡森.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5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16 -19,91.)
新教師入職是指一個接受了教師教育訓練的人進入教學工作崗位,承擔起新的責任的過程。“新教師,是一個已完成了所有職前訓練課程(包括學生階段教學實踐) 的教師;他已被授予臨時證書,並受雇於某個學區;他負有的責任通常與那些較有經驗的教師所必須負有的責任在種類上和程度上是相同的;同時,他或她正處於某個特定學區的第一年。”(胡森.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5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16 -19,91.)
由師範生到正式任教是一個突然而又急劇的變化,他們從一個有所依賴、較少責任的學習環境被推到了一個肩負多種使命而又近乎孤立無援的崗位上,由此麵臨的種種問題對多數人來說都需要經受相當嚴峻的考驗,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則很可能是一段受挫的經曆。這個階段能否順利度過、順利成長,會深深影響到日後的專業發展。如果一個新教師在這一階段有著太多的挫折或失敗的經曆,甚至會喪失做教師的信心。
英國泰勒(J .K.Taylor) 和戴爾( I.R.Dale) 曾對3588名新教師和2528名指導教師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發現新教師麵臨著多方麵的問題和困難: (胡森.國際教育百科全書:第5卷.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0:93-95.)
1.課堂內的問題和困難:如給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的班級上課;不了解學生先前學習的情況;個別學生不遵守紀律;缺乏特定的教學技能。
2.社團內的困難和問題:膽怯和缺乏自信;對爭取老教師的指點猶豫不決。
3.涉及個人的問題:體力上的疲勞;壓力感;經濟上的煩惱;孤獨感。
新教師在入職後麵臨的問題主要是新環境、新崗位的適應問題,一般來說,他們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來完成這一過程。因此,許多國家以教師入職的第一年作為實習期,製定相應的指導方案,並把新教師的指導方案作為整個教師教育計劃的一個延續部分。新教師的指導計劃,是一個安排有序的計劃,意在專門向新教師們提供至少為期一年的係統而持續的幫助,以使他們順利地適應教學工作的崗位要求。
1974年和1978年,英國政府在利物浦和諾森伯蘭實驗新教師指導計劃,實驗計劃有三個主要特征:(1)新教師擔負75%的教學工作量;(2)由校內教師為主體的指導教師向他們提供資助;(3)由校外的培訓中心提供在職培訓課程。這三個方麵的特征得到了新教師的肯定,尤其是因減少工作量而提供額外的自由支配時間將有效地滿足教師在教學上和一般職業上的需求。
麥克唐納1982年對美國新教師的入職輔導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後發現,新教師的入職輔導計劃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各類實習教師的指導計劃;一類是新教師任職指導計劃。實習教師的指導計劃一般被包括在五年製或四年製師資培訓計劃的最後一年,這一年被當作實習期看待。麥克唐納具體研究了三個實習教師指導計劃的範例:斯坦福大學的實習教師指導計劃要求,新教師實習期內除了課程作業外,每學年還要負責一天教兩個班,另外再加上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在校內備課、聽課等;俄勒岡大學的指導計劃著重於培養小學教師,它由四個學期的研究生課程所構成,另需有一年專門從事教學工作,最後可獲得碩士學位;泰普爾大學的新教師培訓計劃要求,至少有兩年的培訓期,其間實習教師就如一個正式的拿薪水的教師一樣工作,同時修習完成一個課程作業計劃。麥克唐納還研究了新教師入職輔導計劃的兩個範例:一是傑弗遜計劃,該計劃主要用來引導新教師,包括剛開始從教的教師修習任教學校所采用的特定課程,它不直接解決新教師本身存在的特殊的疑難問題。一是佐治亞計劃,該計劃是一個綜合性計劃,意在通過評價、改進教學等方法使新教師的每一種從教能力都達到一個特定的標準水平。實際上,上述這些計劃還稱不上是“真正”的新教師入職輔導計劃,許多實習教師指導計劃中,人們對診斷工作能力的關注遠遠超出了對適應性輔導和矯正性培訓的重視。
為加強對新教師入職的適應性輔導,博拉姆(R.Bolam) 建議新教師的入職輔導計劃應達致七個基本的目標:(1)為促進所有新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而單獨提供種種必備的技能;(2)學科教學的技能;(3)一般的教學工作和班級工作的技能;(4)與同事的交往;(5)學校的工作程序;(6)地方教育當局的工作程序;(7)教師的人格要求。而有效的新教師指導計劃應包括的五個方麵:(1)新教師的額外豁免時間;(2)校內的指導應得之於擔任輔導教師或專業指導教師的同事,他們也應該得到某些額外的豁免時間,並且有初始的培訓和繼續進修;(3)有計劃、有係統的課堂教學觀摩和校內指導活動;(4)地方教育當局和教育學院教學人員組織的有計劃、有係統的校外指導活動;(5)學校校長和地方教育當局管理人員的明確而積極的支持。
三、在職教師教育——教師的專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