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永不言棄,意誌力成就卓越 (1)(2 / 3)

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偉的金字塔、耶路撒冷巍峨的廟堂;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人們才登上了氣候惡劣、雲霧繚繞的阿爾卑斯山,在廣闊無邊的大西洋上開辟了通道;正是因為有了恒心與忍耐力,人類才掃除了新大陸的各種障礙,建立起人類居住的共同體。恒心與忍耐力讓天才在大理石上刻下了精美的創作,在畫布上留下了大自然恢弘的縮影。恒心與忍耐力創造了紡錘,發明了飛梭;恒心與忍耐力使汽車變成了人類胯下的戰馬,裝載著貨物翻山越嶺,彈指一揮間在天南地北往來穿梭;恒心與忍耐力讓白帆撒滿了海麵,使海洋向無數民族開放,每一片水域都有了水手的身影,每一座荒島都有了探險者的足跡;恒心與忍耐力還把對大自然的研究分成了許多學科,探索自然的法則,預言其景象的變化,丈量沒有開墾的土地。

滴水可以穿石,鋸繩可以斷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終有疲憊厭倦之時;隻有仰仗恒心,點滴積累,才能看到成功之日。勤快的人能笑到最後,而耐跑的馬才會脫穎而出。

“你的發現是不是都出自直覺?”一名記者問托馬斯·愛迪生,“是不是夜裏醒來的時候,那些發明就突然出現在你的腦海裏了?”

“我從來不做投機取巧的事情,”愛迪生回答,“我的發明除了照相術,也沒有一項是由於幸運之神的光顧。一旦我下定決心,知道我應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我就會勇往直前,一遍一遍地試驗,直到產生最終的結果。我的發明都限於一些有商業價值的領域,對於那些純粹滿足人們獵奇心理而毫無實用價值的奇思怪想,我根本沒有時間去顧及。”停了一下,這位大發明家又說,“我就是喜歡做這些事情,沒有別的理由。不論什麼事情我一旦著手,如果不到最後做完我就會不舒服,一直放在心上。”

一個對工作能夠這樣全力以赴的人,必定會有所成就,如果他同時還擁有才華、機智,那麼他距離成為偉人就不遠了。外交家波爾沃的道路,又是怎樣一條不甘命運擺布、奮起抗爭的道路啊!開始,他從事小說創作失敗了,然後他從事詩歌創作又失敗了,他那稚氣未脫的演講也幾乎成了對手的笑柄;然而,他卻頂住了所有的譏笑和挫折,憑借自己的力量,最終向社會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吉本辛勤耕耘二十年,才寫出了他的《羅馬帝國盛衰史》;諾亞·韋伯斯特曆時三十六載,才有了《韋伯斯特大詞典》的雛形,看看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都投入到詞彙的搜集、定義的事業,其表現的是何等非凡的毅力和高貴的精神;喬治·班克羅夫特窮二十六年的心血,寫出了《美利堅合眾國史》;而牛頓前後十五次改寫他的《古代國家編年史》。提香曾給查理五世致信:“我把我最重要的一幅作品獻給陛下,這七年的所有時間我幾乎都花在了這幅作品上。”他的另一幅畫也耗時八年。喬治·史蒂芬森用了十五年的時間來改進他的火車頭,瓦特用了二十年改進冷凝機。哈維觀察了八年,才出版了他揭開血液循環奧秘的著作。當時他被同行們稱為精神病患者、騙子,忍受了二十五年的攻擊和嘲弄,才最終讓學術界承認了他的偉大發現。

牛頓早在二十一歲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然而,在測量地球周轉時發生了一個微小的偏差,這使他遲遲不能證明自己的理論。二十年後,他自己糾正了這個偏差,證明無論是行星在軌道上運行,還是蘋果落地,都是受同一種法則支配的。

偉大的演員索倫坦率地說,自己戲劇生涯的前半生因為不能勝任而時時受到解聘的威脅。“不要完全依賴才華,”約翰·羅斯金借用約舒亞·雷諾茲的話說,“更重要的是勤奮。如果你有才華,勤奮能夠讓你如虎添翼;即使缺少才華也不要緊,勤能補拙。”原始人中有種信仰,認為自己一旦征服了敵人,自己的精神就會進入敵人的身體,從此驅使他們為自己賣力。我們所崇拜敬仰的人,他的精神同樣也會進入我們的身體,推動我們去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