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卡艾滋孤兒學校建成後我去了兩次,雖然每次待的時間都不長,但那裏的點點滴滴卻每天都在激勵著我。
過去的三十年裏,不論是從職業需求出發還是個人意願驅使,我都竭盡全力去幫助非洲和美國的孤弱兒童,讓他們的內心更加堅強、意誌更加堅定,而那卡艾滋孤兒學校的建立也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了這份工作。那卡的理念是成為一個綜合性的整體,首先它是個學校,為學生提供最基本的小學教育,其次它還涉及農學、營養學、文化事業、生活技能、社會心理服務、健康護理等方麵,教會孩子們課本以外的技能。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裏,當地的很多資源也都得到了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人們也找到了工作。在烏幹達西南部地區,那卡艾滋孤兒學校已經深深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去了。
那卡學校最大的夢想就是一直幫助這些孩子上完中學,並讓他們接受更好的職業培訓。這些孩子最初都是由別的家庭收養的,隻有學到知識、有了技能,他們才有能力回報這些善良的人。不僅如此,他們還要擔當重任,帶領自己的村落乃至國家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很清楚,對未來產生美好的期許需要極大的勇氣,畢竟這些孩子的家裏已經窮得不能再窮了,他們幾乎沒有睡過床,還一直營養不良,就連他們最親的父母也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幾乎每個人都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但如今,當你來到那卡的時候,就會發現,這個夢想似乎已不再遙不可及,這裏就是夢想開始的地方!幾年以前,好多事連想都不敢想,可現在都一個個成了現實,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2004年我第一次來到那卡艾滋孤兒學校,主要目的是對它進行評估,看它是否符合斯蒂芬·劉易斯基金會的資助條件。18個月以後,我再次來到這裏看它進展如何。每一次來那卡葉茲村,我都會和特威西格耶·傑克遜·卡古瑞——那卡學校的創始人和理事——的父母在一起聊聊,他們熱情、幽默,我也常常被這兩位老人感動。從那裏回來以後,我很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朋友還有其他人也開始往那卡捐錢了。不僅如此,我很樂意為學校提供了一些專業性的資源設備,以幫助孩子們學習艾滋病預防知識,讓他們提高交流技能和照顧家庭的技能。
正是那卡之旅讓我認識到了很多可歌可敬的老師、管理人員、誌願者,還有那些偉大的奶奶。當然最重要的是我認識了特威西格耶·傑克遜·卡古瑞,他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曆,在這本書中詳細地介紹了有關那卡艾滋孤兒學校的點點滴滴。
特威西格耶·傑克遜小時候的特殊經曆讓他明白,苦難不是懲罰,而是一種磨練。他這一生中遇到過太多的苦難,而每一次的失敗似乎都在激勵著他繼續奮鬥,這不僅僅是為了那卡學校的那些孩子,更是為了他們美好的明天。現在,特威西格耶·傑克遜又有了更大的計劃,他要在烏幹達建立更多像那卡這樣的學校。他相信,這些知識的綠洲會慢慢改變非洲的狀況,讓這個世界也變得越來越好。
那卡的故事也讓我明白了更多的事:隻要有堅定不移的決心,持之以恒的信念和無限愛心的彙聚,即使沒有太多的錢,一切也都會慢慢好起來。
在那卡的日子裏,我還認識了14歲的男孩布魯諾,書中也有對他的描述。我曾問他,自己這麼小就一個人住在家裏,什麼時候會最難熬,他毫不猶豫地告訴我:“深夜醒來的時候。”
“那你怎麼辦呢?”問他這些的時候,我的心都要碎了。
他想都沒想就說:“我就在腦子裏回憶學校裏講過的知識呀,這樣才會好受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