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石頭的代價(3 / 3)

蒙多先生來之前,村裏好多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會不會來。“政府部長才不會到這小村子裏來呢!”人們說。在這學校建成之前,他們不也是有過懷疑嗎?

當然,蒙多先生來了,他和自己的護衛坐著豐田越野車早早就到了。當時我跟戴爾正在挖地基,泥土和汗水混在一起髒得不得了。雖然他穿著幹淨的短袖襯衣和褲子,可他一點也沒在意我們這髒兮兮的樣子,照舊同我們熱情地打著招呼。

“你們好!”蒙多先生說。

我趕緊從溝裏爬上來,把手在褲子上蹭了蹭。

“您好,”我一邊說,一邊跟他握手,“真是讓您見笑了,我們還沒準備好,儀式還有好幾個小時才開始呢!”

“沒事,這我知道,”他說,“聽到你所做的這些努力,我真是又激動又興奮,等不及要來看看了。”

我給他介紹了戴爾,還跟他一起到教室去看了看。這兩間教室隻是簡單地用磚砌起來,地麵也是礫石鋪的,教室裏空空如也。我告訴他,現在我們還在籌錢,很快就會再多兩間教室了。

“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做這麼多事,這讓我很震驚,”蒙多說道,“在這兒付出了這麼多,我不知道你回美國去該怎麼生活?”

蒙多先生明白我生活的不易,他曾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上過學,當然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不過,正是這段經曆讓他對烏幹達有了更深的認識,還有我們這個國家所麵臨的種種問題。我想,這就是他如此堅定不移地發展教育、努力遏製腐敗的重要原因吧。

那天下午,有差不多五百人聚在一起共同見證了這一前所未有的重大時刻,一所免費提供教育、還發放書籍和校服的學校開學了。我們的學生穿著統一的紫白相間的校服,早早站到了人群的最前麵等待儀式的開始。選擇紫色,是因為它象征著幸福。

有幾個學生我是認識的。奧利維亞的父親在她九歲時就去世了,歐內梅斯和姑媽一起靠賣咖啡豆、西紅柿和茄子維持生計。丹尼斯曾因為父母死於艾滋病整天被人欺負著,莫琳和希拉裏的父母也都是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

儀式開始了,孩子們唱起了歌,基督複臨教會的唱詩班隨後也跟著唱了起來。這些學生唱啊跳啊,高興極了,他們還朗誦起了用自已經曆寫成的詩!地方官員也發表了演說,從那便攜式的麥克風裏我聽到了現在的坎布加附近還有四千多個艾滋孤兒。

這番話讓我對現實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那種喜悅感頓時消退了。幾分鍾前,能給六十個孤兒提供一個上學的機會就讓我感到自己做了件了不起的事,但現在,我的心裏五味雜陳,這些孩子僅僅是四千分之六十啊!

“按照之前的慣例,每年的這時候我都是最忙的,也不會出現在這裏,”蒙多發言時說道,“但今天我來了,想到特威西所做的一切,我必須來當麵謝謝他。這個世界上有太多自私的人,太多富人掏不出錢來辦學校,可特威西就做到了。我們的社會迫切需要更多像他這樣的人!今天,我隻想對他說聲謝謝,另外,也要對他的妻子說聲謝謝,對他的父母說聲謝謝,正是他們培養了一個如此有責任感的人!”

這番話讓我的心情更加複雜了。事實上,就在他激情演說時,我的心也隨之激昂起來。從我和貝蘭達第一次開始商議建學校到現在已經兩年半了,這期間我們經曆了太多太多的事,但最終我們還是做到了,給那些一無所有的孩子建起了這兩間小小的教室,為他們帶來點點希望。

我又想起了父親,想起了他做監工時的種種遭遇,拒絕使用那些劣質的石材,跟那些賣沙的人一再討價還價。我也想起了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戴爾跑來烏幹達給學校挖地基,蒙多從城裏來做演說,麥克·萊利取消布道來做動員,伊莫金捐出她的社保支票,還有那麼多捐贈者的付出。我想,正是有了這些點點滴滴的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學校,這才是石頭真正的價值。

2003年1月2日,我們一起剪開了那條紫帶,人群裏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這一切都標誌著那卡艾滋孤兒學校正式開學了。在一塊石頭上,學校的宗旨被永遠地銘刻下來:一切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