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海盜與陰謀(1)(3 / 3)

於是,海王城裏的第一家溫氏造船廠開張了,溫嘉良履行了自己的承諾找來了原本一心一意跟著自己的那些買賣中介的元老們,一個熟悉而全新的團隊再次組成,更待新的發展。

首先,造船廠開始接一些委托造船、上門修船的業務,那些原本一心二用,饑一頓飽一頓的老工匠們也辭去了那份收入薄弱的主業,成為溫氏造船廠的主要技術骨幹,負責打造堅韌的船。對於外界觀望的人士來說,溫嘉良就像個傻瓜,做出海打魚的人的生意能賺多少?他們幾年才能來造一隻船?如今購置了大量的原木板料,難不成想要自己造船販賣,這條路在海王城如何行得通啊……

在海王城裏,對於溫氏船廠的猜測與傳聞越來越多,經過買賣中介之後,溫嘉良就曾成為這巴掌大的海王城中炙手可熱的人物,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對象。如今又東山再起,轉向了海王城的冷門或者說絕門行業——造船業,這不禁讓人們汗顏,原以為溫嘉良有多精明呢,卻作出了這麼一個愚蠢至極的選擇。

在接收一些小訂單的同時,溫嘉良購進了大量的原木板料,為的是造一個新船,但並不是出售,而是為啟動海運做準備。這個用做海運的新船將會是整個海王城中最大的一艘船,也將是唯一一個正式用做海運的貨船。

一開始,溫嘉良也有顧慮,如此大費周張地造一艘巨船,消耗資金過多不說,利潤的回饋也不是絕對,而且放款過多,回款速度也慢,需要在正常開展營運之後才能初見效益。但是,溫嘉良認為,一切巨大的利潤都是伴著大風險而來的,尤其是要做一個行業的創始與領軍人物,這樣的風險是不可避免的。

很快,巨大的溫氏貨船造成了,在這期間,溫氏船廠附屬下的海運部門並沒有閑著,在溫嘉良的指示下,他們廉價買斷了幾個靠海的絕佳位置並在巨船即將完工的最後幾天裏開始發令修建碼頭。這些碼頭也是溫嘉良的殺手鐧,他幾乎把所有臨海的幾大關鍵通道買斷,對於那些靠海的漁夫們來說,他們自然不知道自己的幾間茅草屋何以賣出如此的“大價錢”,足夠他們在靠近城市的地方再買一個更好的房子了。其實,能夠將這幾個碼頭買斷,不論花多少錢都是值得的,更何況,對於漁夫們來說的一大筆錢,其實都在溫嘉良的預算之中。

很快,巨大的貨船與幾個巨大的碼頭在海王城同時亮相,頓時名聲大噪。

那是一個春天,當巨大的溫家“獨航號”海運貨船停靠在一號海港碼頭時,圍觀的人們就像是觀看一件藝術品一樣,久久不願離去。溫嘉良在一號海港碼頭發表了開張演講,滔滔不絕地講述了溫氏海運公司的主要作用以及可以給大家帶來的便利條件,所有商家均可以借以溫家的“獨航號”貨船出海運往外地銷售,同時,一些想要到外地旅遊、訪親或是尋找發展機會的商販也可以乘坐溫家“獨航號”……

很快,消息傳開了,溫氏海運前來洽談合作事宜的商客不斷,登滿了整整一本顧客登記簿。溫氏“獨航號”貨船在一號碼頭的第一次運輸十分成功,成功返航後,參與出海的成員們在海王城裏紮起了堆,講述了在外麵新新世界的所見所聞,與此同時,溫氏海運公司的門檻幾乎快被踏平了……

短短的半年時間,溫氏海運公司的贏利額就賺回了所有的投入資金,並且還有盈餘。在之後的一年裏,溫嘉良與公司的幾名忠實元老相繼開發了一係列的海運項目,吸引了不少的顧客,業績在不斷攀升,溫氏的財力也在不斷地壯大。不出溫嘉良所料,這期間,也有不少的商家想要搶占一塊肉來分享,但是幾乎所有的關鍵通道都被溫家買斷並建立了大型的貨物運輸碼頭,他們幾乎無縫可鑽,於是便幾次找上溫嘉良,協商著想要花重金買下溫氏的其中一個碼頭,其所給出的價格是當初造價的十幾倍不止。溫嘉良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緊密網線把整個海王城的海運要道團團圍住,根本就難有下手插縫的機會,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就是想要完全壟斷海王城的海運業,但如果因為眼前的一點小利而賣出碼頭,那麼當初的美好憧憬與設想就都成了空想。

溫嘉良的堅持讓所有人都無從下手,隻能眼睜睜看著溫氏在海王城裏呼風喚雨,靠著海運財源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