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滎陽援曹(5)(1 / 3)

我搖了搖頭,歎起來,“與兄相比,小弟寧願過過安穩日子。哎,我真恨不得馬上就回去,和幾位夫人好好溫存溫存!”

曹操大笑,半晌方止住,又灌了口酒,道:“顏兄果然是性情中人,操不才,願與君結拜為異姓兄弟,不知猛禽兄可會嫌棄?”

我也有三分酒意,哈哈笑道:“有何不可!”

我們手拉著手起來,撮土為香,各自九叩天地,歃血結義。交換年庚之後,我自向天沉聲道:“某,金城顏鷹,字猛禽,今日與譙縣曹操,字孟德,結為兄弟!此後願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背此誓,天誅地滅!”

曹操感動甚深,亦朗聲道:“某,譙人曹操,今日與金城顏鷹結為兄弟,此後榮辱與共,唯願肝膽相照、赤誠相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天地鑒證,此誓不渝!”

曹操年三十五,長我三歲為兄,我為弟,心中忽地想起楊速,不免傷感,亦將當初與他結義乃至其為護我家小殞命之事說了出來,曹操慨然道:“此義士也,賢弟何時也能替為兄選募這樣的人才呢?”

我不禁失笑道:“大哥莫急,此次我未回西海,一方麵也就是想來幫你!不過,我久在塞外,消息閉塞,並不太清楚各州郡勢力,還望大哥先為小弟講述一番!”

曹操與我把臂重新坐回軟草墊上,又徑自伸腿至火旁取暖,我不甘示弱,亦原樣照搬,兩人笑得前俯後仰。

當下,曹操便將天下大勢重又提了一遍,與我的情報多有抵觸之處。我沉吟良久,道:“小弟以為,如今大哥最為迫切之事,便是找得一塊安生立命之地。依君所言,韓文節雖有恩於紹,然其性情溫和,又婦人之仁,必為所噬。而北方公孫伯珪有勇名,素養騎士,又得專匈奴鮮卑之利,該有兩雄相爭的局麵!”

韓文節者即潁川韓馥,官拜冀州牧,乃是關東盟軍的主要勢力之一。曹操倒吸了一口涼氣,連呼遠見,道:“賢弟見事明睿,雖遠亦察,愚兄弗如也。操欲南下經營揚州,不知鈞意可否。”

我吃驚道:“揚州?那豈不是孫……大哥啊,你為何想到揚州呢?”

曹操沒有聽出我語氣中的用意,倒是我的驚訝使他稍稍不安起來,背靠著殘牆,慢慢道:“當年蔡伯喈在吳,操常前往會友,座中多江南大豪世家。吳地豐饒,資用不缺,而今中原大亂,正該避世經營,再圖大業,豈不妙哉!汝南陳溫,官拜揚州刺史,素與吾善,可借兵以討不從。”

我搖搖頭道:“大哥失去遠誌偉向了嗎?中原雖亂,卻是國家腹心,潁川、陳留、陳、梁一帶,更為天下倉廩、地當要衝。欲王天下,必先得此,否則隻能囿於一隅罷了!揚州可采處甚少,而南部地理蠻荒,山越外族甚眾,人口稀薄,取之何益?而北方隻消經年,經濟便可恢複正常,以北製南,若水到渠成,一統必矣,何必為避戰火而自取衰茅?”

曹操猛省,拍額道:“啊呀,險些為私心所誘!”

我見他聽得進去,便繼續道:“大哥轉顧於關東豪傑之間,難道就沒有一兩個可以相投的朋友嗎?”

曹操憂慮地道:“為兄身份低微,棄官掛銜,唯托義名而動,哪裏有什麼可投之人?除去操之舊交張邈,眼下隻濟北相鮑信對操多顯青睞,此次他受命押糧未至,否則必會隨為兄共發成皋。”

鮑信乃泰山平陽人,哀帝時司隸校尉鮑宣八世孫。董卓進京後,鮑信知其必為亂,勸袁紹襲卓,紹懼不敢發。信乃還鄉,收徒眾二萬餘,不久起兵以應曹操,見識不凡,曉有奇誌。

提起鮑信祖宗的名氏,我不禁想起李宣,隨口說之。曹操便道鮑宣妻者,恒氏女也,亦字少君(這更與李宣像了)。過去曾盛傳她賢淑節義,有故事說鮑宣嚐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妻之以女,裝送嫁妝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是吾誌也。”妻乃悉歸侍禦服飾,更著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單輪車,人在前牽引)歸鄉裏,一時稱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