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產業的可持續發展(3 / 3)

五、循環經濟

(一)循環經濟的概念

循環經濟(recycle economy),即是在經濟發展中,遵循生態學規律,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實現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使經濟係統和自然生態係統的物質和諧循環,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一種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以“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為基本準則,以低開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為主要特征,是解決目前可持續發展中資源與環境問題的理想途徑。

循環經濟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環境保護興起的20世紀60年代。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卡爾遜發表了《寂靜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類所麵臨的危險。“循環經濟”一詞,首先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係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其“宇宙飛船理論”可以作為循環經濟的早期代表。建立既不會使資源枯竭,又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能循環使用各種物資的“循環式”經濟,以代替過去的“單程式”經濟。

20世紀90年代之後,發展知識經濟和循環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的兩大趨勢。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引入了關於循環經濟的思想。此後對於循環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深入。

1998年引入德國循環經濟概念,確立“3R”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從可持續生產的角度對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整合;2002年從新興工業化的角度認識循環經濟的發展意義;2003年將循環經濟納入科學發展觀,確立物質減量化的發展戰略;2004年,提出從不同的空間規模、城市、區域、國家層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二)循環經濟的內涵

循環經濟的內涵,國內外學者已有很多論述。季昆森指出:“循環經濟與線性經濟的根本區別在於,循環經濟係統內部要以互聯的方式進行物質交換,以最大限度利用進入係統的物質和能量,達到‘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結果。”“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地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所有的物質和能量要在這樣一種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從而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

(三)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征

循環經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想經濟模式,是人類對工業化以來線性經濟模式的革命。循環經濟從觀念、製度到技術、方法,無不體現出人類根據客觀規律、特別是生態學規律、物質能量相互轉化規律以及係統論、信息論和控製論的思想進行係統設計的特征。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科學的發展觀,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獨立特征,專家認為其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新的係統觀。循環是指在一定係統內的運動過程,循環經濟的係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係統。循環經濟觀要求人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不再置身於這一大係統之外,而是將自己作為這個大係統的一部分來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

二是新的經濟觀。在傳統工業經濟的各要素中,資本在循環,勞動力在循環,而唯獨自然資源沒有形成循環。循環經濟觀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僅僅沿用19世紀以來機械工程學的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不僅要考慮工程承載能力,還要考慮生態承載能力。在生態係統中,經濟活動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循環是惡性循環,會造成生態係統退化;隻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循環,才能使生態係統平衡地發展。

三是新的價值觀。循環經濟觀在考慮自然時,不再像傳統工業經濟那樣將其作為“取料場”和“垃圾場”,也不僅僅視其為可利用的資源,而是將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係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係統的修複能力,使之成為有益於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的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麵發展。

四是新的生產觀。傳統工業經濟的生產觀念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而循環經濟的生產觀念是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係統的承載能力,盡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在生產過程中,循環經濟觀要求遵循“3R”原則,特別是產品的再使用(Reuse)原則,即盡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並在多種場合使用;廢棄物的再循環(Recycle)原則,即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力爭做到排放的無害化,實現資源再循環。

五是新的消費觀。循環經濟觀要求走出傳統工業經濟“拚命生產、拚命消費”的誤區,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同時,循環經濟觀要求通過稅收和行政等手段,限製以不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的一次性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如賓館的一次性用品、餐館的一次性餐具和豪華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