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日常保健老偏方,筋骨疼痛有妙招(3)(1 / 3)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韭菜根濕敷對運動損傷、跌打扭傷造成的軟組織損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尤其在損傷後兩小時內用韭菜濕敷,消腫的效果最好。如果在濕敷時加上酒精,療效就更好了。但因為酒精有擴張血管的作用,所以剛損傷的患者就不適宜加上白酒了,還是單用韭菜濕敷比較好,等傷後24小時,方可在韭菜中加入酒精。一般的損傷,濕敷1~2次就能取得比較明顯的療效,而對於比較嚴重的損傷,在敷藥3~5次後,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這位年輕人回去後就按我說的,用韭菜濕敷在患處。三天後他特地過來複診,這時他的腳踝已經完全消腫,可以比較好地活動了。他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再打籃球,我建議他再休息觀察幾天,如果一個星期後沒發現什麼異常,他就可以試著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了。

58.足部毛巾操,緩解足底痛

症狀:足跟痛、足底痛

偏方:平躺在床上,然後抬腳、屈膝,以較長的毛巾裹住前腳掌,雙手輔助用力,前腳掌盡量向身體內彎,拉伸足弓,起到鍛煉的作用。

朱小姐是我以前的病人,去年她曾因為足底痛到我這裏來看病。她是一位化妝品專櫃的售貨員,平時很愛穿高跟鞋,我勸她,為了健康著想,最好少穿高跟鞋。她聽了我的建議,改穿平底鞋和低跟鞋,足底痛的情況就好了很多。最近她又因為足跟痛的問題來找我,這次卻不是高跟鞋惹的禍。

“為什麼穿平底鞋也會引起腳痛呢?”朱小姐跟我說完病情後問我。我告訴她,其實哪一種鞋都有可能引起腳痛,平底鞋確實相對比較舒服,引起腳痛的情況比高跟鞋少,但如果站立、行走的時間太長或者鞋底太硬也有可能會引起足跟痛。還有,現在很多女士都喜歡穿涼鞋、涼拖鞋,足跟長時間暴露在外,著涼後也容易引起足跟痛。聽我說完,朱小姐連連點頭,原來她最近就是經常穿涼鞋,商場的空調溫度又調得比較低,她貪圖涼快,沒想到這樣會引起足跟痛。

足跟痛本來多見於中老年人,病因主要是關節發生退行性病變,產生骨刺,才引起足跟脹痛、麻木和行走困難等。年輕人足跟痛主要是由足底筋膜損傷導致的,足底筋膜是我們腳底的一層筋膜,連接並包裹足底的肌肉,長時間行走或站立會使足跟長時間受壓,導致足底筋膜發炎,就會引起足跟痛。

知道了病因之後,我給朱小姐設計的治療方案是穴位艾灸結合足弓鍛煉,為什麼選擇這種治療方案呢?因為朱小姐的足跟痛主要是由長時間站立和腳跟受涼引起足底筋膜損傷導致的,通過艾灸對穴位進行刺激,能使氣血通行順暢、祛除濕痹,而足弓鍛煉是為了加強足底筋膜的韌性,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足跟痛的發生。

艾灸方麵,我采取的是麥粒灸法,先在穴位皮膚上標記並塗凡士林,把麥粒大小的艾柱放置在穴位上點燃,然後再移去。至於取穴,可以選擇足部的照海穴、太溪穴、昆侖穴。

那麼,足跟鍛煉是怎樣進行的呢?方法其實很簡單,鍛煉時需要用到一條毛巾,我們管這個鍛煉叫足部毛巾操。方法就是患者平躺在床上,然後抬腳,屈膝,以較長的毛巾裹住前腳掌,雙手輔助用力,前腳掌盡量向身體內彎,拉伸足弓,起到鍛煉的作用。

除了這個足底毛巾操外,患者還可以做腳底蹬踏的動作,方法就是平躺在床上,模擬騎單車的動作,雙腳輪流蹬踏,這個動作可以增強足底筋膜的張力,預防勞損。

59.夏天艾葉冬天香蕉,一年不愁腿腳抽筋

症狀:經常腿腳抽筋,夏天出汗後、冬天受涼後加重

偏方:

①新鮮艾葉30克,水煮15分鍾後加適量清水,在水溫適宜時用以泡腳。

②取香蕉一根去皮、切塊,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將香蕉肉、冰糖放入粥內,再煮15分鍾即可。每天食用1~2次,一周內可食用2~3次,連續食用2~4周效果更佳。

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腿腳抽筋的情況,應對抽筋的方法有站立法、提腳尖法、掐人中法等,這些方法都能有效而快速地緩解抽筋的症狀。可是有些人可能會經常遇到抽筋,例如老人、小孩、體虛多病的人等,對於這類人來說,除了要懂得怎樣應急處理,最好還是要了解一些預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