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日常保健老偏方,筋骨疼痛有妙招(3)(2 / 3)

我的病人周女士就是一位經常腿腳抽筋的病人,為了治好這個病,她試過很多方法,比如補鈣、泡腳、貼膏藥、電療等,但效果似乎都不明顯。別人一般是受涼、運動或者睡覺時容易抽筋,而周女士除了這些狀況,在天熱流汗時、走路時,坐著時都有可能突然抽筋。因此,我覺得要治療她的腿腳抽筋,必須從她的體質入手,從根本上調理才行。

我給她推薦了兩個方子,一個是在夏天時用新鮮的艾葉煮水後泡腳,一個是在冬天時食用香蕉、粳米、冰糖煮成的香蕉粥。對這兩個方子,周女士感到很不解,她問我是不是反過來了,應該夏天吃香蕉、冬天用艾葉水泡腳才對。

我說,沒有弄反,確實是這樣。先說夏天用艾葉水泡腳的方法。引起腿腳抽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一是腿腳受涼;二是劇烈運動後肌肉不適應;三是睡姿、坐姿不良;四是由其他疾病引起,例如脈管炎、腰椎間盤突出、心髒病等;五是水電解質紊亂引起肌肉過度興奮,例如血液中的鈣離子偏低,就會引起抽筋。一般來說,夏天抽筋是比較少見的,因為腿部沒有受涼,肌肉就不容易痙攣。但是有些人在夏天出汗特別多,這就容易使身體內的電解質等大量流失,從而引發腿抽筋。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周女士常常補鈣,但抽筋的現象仍然沒有改善,原因就在於她補充的鈣都白白流失了。所以夏天用艾葉水來泡腳,其實是為了改善她出汗多導致電解質流失的問題。

艾葉是溫經散寒的常用藥,《日華子本草》記載,艾葉能夠“止霍亂轉筋”,就是說艾葉能夠祛除風濕、溫經通絡,治療風寒濕痹導致的腿腳抽筋。艾葉具有溫熱作用,還可從根本上改善虛寒的體質,固攝正氣,要知道,多汗、盜汗的原因就在於正氣不固,無法統攝身體的津液。

在夏天泡腳,其實也是遵循中醫“冬病夏治”的原則。中醫認為夏屬陽,在夏季養生以積蓄溫陽,這樣在冬天時身體就能抵禦寒邪,不易生病。

再說香蕉粥的功效,這種粥很少有人聽說過,但其實味道還不錯,可以當成一道特色甜品來吃。冬天時,腿腳因為不夠暖和而抽筋是很常見的,要預防抽筋,除了可以從加強保暖方麵入手,還可以從改善新陳代謝、增強神經健康方麵入手。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可參與身體內的新陳代謝;粳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可以營養神經;鉀和維生素B1都可以增加肌耐力和肌肉的柔韌性,使腿腳在活動或者站立時不容易抽筋。香蕉還是低血糖、貧血人士的理想食物,將香蕉和粳米一起煮,還可以降低香蕉的寒性,尤其適合在冬天食用。如果是不喜歡甜食或者有糖尿病的人士,粥中可以不放冰糖,或者用番茄、芹菜來代替香蕉。

60.黃瓜籽送酒,骨傷好得快

症狀:骨折恢複期的紅腫、疼痛等症狀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黃瓜籽炒黃研細末,每次10克,用酒送服,每天2次。

簡主任是我們醫院的老前輩,也是我實習時的帶教老師。雖然他已經退休,但隻要有時間,他還是常常到醫院來看我們。有時,我們碰到了疑難雜症,也都會去向他請教。前段時間,我們聽說他不小心摔倒骨折了,便與同事幾個相約一起去探望他。來到簡主任家後,大家看到他骨折的地方已經處理完畢,看起來沒什麼大礙,隻要休息一段時間,應該就能痊愈。

那天,簡主任很高興,還留我們一起吃飯。飯後,他又倒上一些自製的米酒,和我們邊聊邊喝。我見他一邊喝酒一邊還吃一些白白的籽兒,就問他這是什麼,他故作神秘地讓我們猜,我嚐了一點那些籽兒,香香脆脆的,和我平時吃的瓜子不太一樣。見我們都猜不出來,他告訴我們,這是黃瓜籽,是他特地讓人從鄉下帶來的,對骨折骨傷的恢複特別有效。

見我們都沒聽說過這個偏方,簡主任就和我們聊了起來。原來在他老家農村,黃瓜籽常被用來治療骨折骨傷,如果家裏養的小雞小鴨腿折了,人們就會用老黃瓜的籽兒磨成粉,混在飼料裏讓它們吃下去,隻要三五天就能好轉。人骨折的時候,也可以吃這種黃瓜籽。《中國醫藥寶典》也記載,黃瓜籽有接骨、壯骨、補鈣的功效。

我回去後又查了一些資料,原來用黃瓜籽接骨這個方法在民間有很悠久的曆史。黃瓜籽性涼,有續骨、祛風、祛痰的功效,尤善於祛除骨折後的瘀血積熱。現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黃瓜籽中鈣、鎂含量很高——鈣是骨骼生長必需的元素;鎂則能刺激成骨細胞生長分泌,加速骨痂形成。黃瓜籽還含有一些其他的營養成分,使得它可以促進骨折患者的全身代謝反應,加快血腫吸收,促進骨傷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