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下午,一位老同學打電話給我,說他渾身都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睡也睡不著,吃了止痛藥也不管用,問我能不能通過按摩什麼穴位來止痛。我問他好好的怎麼會渾身酸痛。正這麼問著的時候,電話那邊傳來一連串的噴嚏聲,我這才知道原來他是感冒了。我跟老同學說,他差點就把我難住了,因為他一說身體有疼痛,我首先想到的都是頸椎病、關節炎,一下子沒想到是感冒引起的疼痛。
閑話說完,我就讓老同學說一說他的具體症狀。原來,他昨天早上著涼了,今天就開始覺得有點迷糊,有噴嚏、流涕、怕冷、乏力、低燒的情況,後來就變成渾身酸痛。我判斷他得的應該是風寒型感冒,這種情況隻要采取對症治療的方法就行了。
我告訴他,感冒時不少人都會有渾身酸痛、乏力的感覺,這其實屬於炎症反應的一種,和勞損引起的肌肉酸痛是不同的,不能靠按摩來治療。一般按照常規的感冒處理方法,消除炎症、發熱,身痛也就自然而然會消失。一般地說,治感冒的西藥,基本上都有止痛的作用,可他吃了感冒藥,身痛的症狀依然沒有改善,那就要另想辦法了。我建議老同學讓家人去外麵的中藥店買些防風,去市場上買幾根蔥,煮點防風蔥白粥喝。取防風10克、蔥白2~3段、粳米(大米)50克。先將防風洗淨,加水適量,浸泡30分鍾後煮15分鍾,去渣留汁,加入淘洗好的粳米,用慢火煮成粥(約煮1個小時),放入切成小塊的蔥白和少許鹽,調勻即可。每天食用1~2次,食用1~3天即可。
我同學聽我說了這個方法,有點不以為意,他說這蔥白粥治感冒是老人常用的偏方,不明白為什麼我這個醫生也用這種土方法。我說方法是“土”了點,可是效果是不錯的。
對於用中藥治療感冒,一般人首先想到的是“清熱”,但其實治療感冒,尤其是風寒感冒,首先要做的應該是“解表”,清熱反而是其次的。“表”一般是指感冒引起的頭暈、惡寒、乏力、身痛等表證。風寒束表,就會讓人有一種好像身體被什麼東西束縛住的感覺,而解表藥就是通過祛風散寒來解除表證。這款藥粥裏的防風具有解表透肌、祛散風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尤其對感冒引起的身痛、乏力有很好的療效,現代藥理學的研究也表明,防風水煎劑能提高痛閾,具有鎮痛效果;蔥白是老一輩人常用的“感冒藥”,和防風是很好的搭檔,能增強防風的解表效果,使全身表證盡快緩解。兩種材料和大米一起熬成粥,一來能使防風的寒性下降,溫補脾胃;二來能借助米粥的溫度,擴張鼻腔和咽腔的血管,幫助炎症消除,緩解鼻塞。
小小的一個土方子,含有的中醫知識卻不少。我同學喝過這個粥之後,給我打電話說,他出了一些汗,現在體溫已恢複正常,人也感覺舒服多了。
53.兒童生長痛,吃點蹄筋湯
症狀:兒童在發育期關節周圍的肌肉疼痛(關節本身沒有壓痛,排除骨折、惡性骨腫瘤、白血病和兒童關節炎)
偏方:豬蹄筋100克,山藥幹、黨參適量,三七少許。豬蹄筋洗淨、切塊,和山藥幹、黨參、三七一起加水燉煮兩個小時左右,食用即可。每周服用3~5次,堅持一個月。
我在傳統療法科室時,平時遇到的病人多以老年人為主,其次就是上班族,偶爾也會碰到有些孩子過來看病。有人會覺得奇怪:“難道小孩子也會腰酸背痛、手腳不利索嗎?”確實如此,兒童在發育期可能會出現肌肉痛,我們稱之為“兒童生長痛”。
上個月我們診室就來了一個12歲的男孩,叫小舟。他的家長跟我們說,小舟在暑假剛開始不久就經常覺得腿痛、膝蓋痛。剛開始,家人還以為那是他在外麵玩太久太瘋造成的,就讓他在家裏好好待了幾天。結果小舟的腿痛、膝蓋痛的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有時候痛得晚上睡覺都睡不好,家裏人這才開始擔心起來,馬上帶小舟來醫院看病。
我仔細地檢查了小舟的膝關節,並做了一些體表檢查,沒有發現異常的地方。為了保險起見,我又讓小舟做了血常規檢查和拍片檢查,結果同樣未見異常,於是我診斷小舟的疼痛屬於生長痛。我對小舟的家長說,孩子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他們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骨骼生長迅速,而周圍的肌肉一時追不上骨骼生長速度,才產生牽拉痛感。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家長可以放心,小舟沒有生病,隻是要進入青春期,要長高了。
聽了我說的,小舟的家長鬆了一口氣,他們又問孩子的腿痛要持續到什麼時候,要是痛得厲害又該怎麼辦。我說生長痛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時間短的可能幾天就沒事了,而長的可能要持續一兩個月。要是實在痛得厲害,家長可以給小舟按摩一下腿部的肌肉,還有個食療方對治療生長痛很有效,可以一試。我讓家長平時可以給小舟煮點蹄筋湯吃,用豬蹄筋,加上山藥幹、黨參和少許三七,共同燉煮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