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上班族老偏方,腰背疲勞一掃光(4)(2 / 2)

按摩、紅外線燈照和抬腿運動,都是常用的治療假性坐骨神經痛的方法。按摩可以令緊張的肌肉放鬆,減小臀小肌對坐骨神經的壓迫。紅外線燈照一是為了消炎;二是讓肌肉受熱,促進血液循環。抬腿運動也是為了放鬆並活動臀部及大腿的肌肉,達到緩解肌肉痙攣的目的。

這位患者跟我說,他是公司的網絡技術員,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如果加班的話,坐的時間就更久了。坐得屁股痛的時候,他也想站起來活動一下,可看到公司裏的同事各個都坐著,他也不好意思,所以就一直忍著。

我告誡他,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久坐不動,不光會對臀部肌肉造成壓迫,也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突出的腰椎間盤一旦壓迫到坐骨神經,就變成真正的坐骨神經痛了,那時再治療,難度就要大得多。我建議患者每工作2小時就起來活動一下,每次活動持續10分鍾以上。

如果工作環境不允許進行大動作的活動,至少也要在椅子上做一下抬腿的動作,也就是上麵我給他治療時的第三個步驟。這個動作比較隱蔽,也不需要什麼大的場地,工作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做一下這個動作,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另外,平時也要注意保暖,不宜讓臀部和大腿受涼。

48.搖搖扇子,“搖”走鼠標手

症狀:腕管綜合征,手指麻木、手腕關節疼痛

偏方:模仿搖扇子的動作,前後左右活動手腕關節。每隔一兩個小時做一次,堅持一周症狀可改善。

張姨是我的一位老病人,這天,她和她孫子來診室找我,我以為張姨風濕的老毛病又犯了,就讓實習生先給她檢查一下。可是,張姨告訴我,這次不是她看病,是她孫子。張姨的孫子小張剛工作沒多久,最近發現食指和中指僵硬、疼痛、麻木,拇指無力,手腕痛,已經影響到了正常工作,所以張姨才帶他過來找我看病。

我給小張檢查了手腕、手指和頸椎,又作了屈腕試驗,確診他患了腕管綜合征(鼠標手)。張姨一聽診斷結果,就忍不住歎起氣來,她跟我說:“現在的年輕人整天都在用電腦和手機,上班已經用了一天電腦了,回到家還是玩電腦、玩手機,玩得這麼頻繁,能不得病嗎?”張姨說得有點激動,就一邊掏出折扇來扇涼,一邊又忍不住擔心孫子,念叨著:“才剛工作就得這種病,以後可怎麼辦……”

我聽張姨這樣說,就勸她先不要太擔心,小張的病情還不算嚴重,隻要現在開始改變生活習慣,並進行治療,症狀就會有很大改善,並不需要動手術。我建議小張采取針刺、艾灸和康複鍛煉的方案來進行治療。我指著張姨的折扇對小張說:“這就是你治療鼠標手的良藥了。”他們倆都納悶了:“鼠標手和折扇有什麼關係呢?”我讓他們不要著急,聽我慢慢道來。

腕管綜合征,是指手腕的腕管因為炎症和變形,導致管內的空間變狹窄,使從腕管中通過的正中神經和血管受到壓迫,從而引起手腕和手指的刺痛、麻木。腕管綜合征多見於用手頻繁的勞動者,現在則多見於經常用電腦的人士,所以又叫做“鼠標手”。我們在用鼠標的時候,手腕常常處於一個不良的位置,腕管收到擠壓,如果使用鼠標的時間太長,按鍵太頻繁,就容易誘發腕管綜合征。手腕長期處於不良的位置、缺乏活動、手指作業太頻繁是鼠標手主要的病因,針對這幾點,注意腕部的位置、增強手腕的活動和鍛煉是治療的重點。說搖扇子對鼠標手有治療作用,是因為搖扇子時,手腕以一定的頻率活動,一方麵能放鬆手腕的肌肉和韌帶,另一方麵能使腕管不容易出現病變,改善腕管狹窄的情況。

現在夏天時,大家都喜歡吹空調、吹風扇,用扇子的人少了很多,但是老一輩的人仍然喜歡使用扇子,所以他們當中盡管有不少人原先都是手工業勞動者,卻很少會患上腕管綜合征。張姨本身是個怕熱的人,從年輕時就經常扇不離手,沒想到這在不知不覺中就鍛煉了她的手腕,起到了預防腕管綜合征的作用。

鼠標手最初以手腕痛、手指麻木或有刺痛、燒灼感為特征,手腕背曲時疼痛加劇。病情嚴重時,可出現手指活動障礙、無力、手掌肌肉萎縮,甚至手掌完全失去知覺。因此我們在平時應盡早采取預防措施,多做一些手腕部的保健運動。有次跟一位患者聊天時說到鼠標手,他說自己以前是程序員,因為感到用鼠標時腕部很不舒服,他就盡量用鍵盤的功能去代替鼠標,結果很有效。另外,電腦族可以在用鼠標時加一個手腕墊,以減輕手腕的壓力。這些小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預防鼠標手最根本的辦法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太長時間使用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