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雲欲雨 第七章 玉璽落(2 / 2)

“貧道曾說過,若我上清真欲謀取世俗權勢,不過舉手之勞,不必如此麻煩。成大業者當有決斷之心,想來楚皇也該明白,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有十層十的把握。”

禦書房裏安靜得有些異常,香薰飄出淡淡的青煙,飄飄散散,房外,縱使不在局中亦大氣不敢出的小順子忽然聽到了一下沉悶的聲響,在禦書房侍奉了三十多年的他能夠猜到。

皇上那尊象征著楚國最高決斷與旨意的玉璽,重重的,按下了……

禦書房中的聖旨層層下達,本就在暗中備戰的楚國大軍如一柄無比鋒利的劍被帝王猛然抽出。長劍所指,首當其衝的便是鎮鬆派。於是青州兵馬大都督作為距離最近的兵馬統領立刻整頓了青州兩萬駐軍,帶著道德宗、海仙門正好於此地遊曆的門人氣勢洶洶的衝入了青鬆山脈,直逼鎮鬆峰!

……

當唐誌帶著鍾衍姍姍然來到鎮鬆派正殿大堂時,青州兵馬大都督陳虎誠與道德宗、海仙門的代表已等候多時了。

鎮鬆派這等暴發戶用以充作門麵的正廳大堂當然非同一般,且不說其金碧輝煌,磚瓦柱石都是什麼嚇人的寶貝,單單就空間來說,也可算得上氣勢恢宏。此時,大堂裏林林總總大約站了幾百號人,絲毫不顯得擁擠,可以想象的,這幾百號人如今肯定不是在品茶聊天談朋友,他們涇渭分明的分成兩邊,一邊是鎮鬆派兩百多名弟子,一邊是道德宗、海仙門共三十餘位門下和青州軍中近三百號身披重甲氣勢森然的士兵。

按常理而言,在修士們的戰鬥中凡人是很難插手的,哪怕你在世俗中是個武功極高的宗師,大都也隻有上來一道法術秒殺的下場,是以雖然大楚國這邊人多勢眾可實打實的修士隻有三十餘位,萬不可能與鎮鬆派浩浩蕩蕩兩百多號弟子匹敵,但真實情況是場中氣氛極為緊張,兩夥人劍拔弩張的對峙著,楚國這邊竟沒有落絲毫下風,隻因那近三百士兵實在有些與眾不同,他們靜若雕像,站在陳虎誠身後,透發出來的窒息壓迫,讓兩百鎮鬆派弟子不敢輕舉妄動,從感官上的直覺判斷,這三百士兵不是這麼好相與的。

鎮鬆大殿現下就如一桶火藥,死死壓抑著一種枯焦味道的寂靜,難知什麼時候就會嘭的一下爆發出來把整座大堂炸飛。

唐誌沉穩的腳步打破了大殿中的死寂壓抑,看到那並不十分高大但巍巍然如山嶽一般的身影緩緩步入大殿,鎮鬆派二百弟子不由麵露喜色,暗自鬆了口氣,但唐誌方才一眼便把殿中情況了然於心,對這些弟子的表現卻是大大的不滿意,進入大殿後,沒急著在為他準備的椅子上坐下,更沒有理會楚國那一幹來意明顯不善的訪客,麵對著兩百門下弟子,唐誌喝斥道:“竟為三百世俗軍隊如此緊張,一個個都是飯桶。”聲音並不高,堪堪剛好夠傳入寂靜大殿中每一個人的耳朵,鎮鬆門下弟子紛紛漲紅了臉,低下頭羞愧難當,而楚國那邊陳虎誠與道德宗、海仙派門人臉色更是不大好看。

唐誌說完一句轉身坐下,這一坐頗為氣勢磅礴,似定海神針,大堂中那暗流湧動一觸即發的暴虐就這樣被生生壓了下去,似乎頃刻間風止雲靜。

唐誌看向對麵,無視了道德宗、海仙派寥寥三十多個小嘍囉,直向著陳虎誠用聽不出任何情緒的聲音道:“大楚帝國神機營果然好威風。”

陳虎誠不愧是楚國雄霸一方的兵馬統帥,麵對這個已近乎脫俗超凡的大修依舊能保持著沉著,聲音渾厚,沒有任何緊張顫抖,答道:“承蒙皇恩浩蕩,士卒怎敢不盡心盡力。”

唐誌明知故問:“不知大都督此來所為何事。”

唐誌縱橫修道界兩百餘年,能把當年一座隻有四個道士的破道觀經營成如今在修道界執牛耳的鎮鬆派,當然不隻憑著蠻力,唐誌雖然認為上清門會顧忌自己個人實力而不敢與鎮鬆派撕破臉皮,但反過來說,自己除非是打定主意放棄這鎮鬆派的基業否則也萬不能與上清門開戰,一個兩百年崛起的新生勢力與一個代代傳承了不知多少歲月,成為傳說的龐然大物,孰高孰低,這些自知之明唐誌還是有的,所以他並不煩惱鍾衍這次綁了上清門人還順帶抓了個大楚公主,並不惱怒楚國軍隊衝進山來要人,反而有些慶幸,還好楚國先找上門來,如此自己便可順水推舟,借歸還公主之名把上清門人也一同放了,這個送上來的台階何樂而不為呢,須知如若與上清門直接打交道,肯定萬萬不如與楚國談判來得輕鬆自在占據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