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從原主的記憶中得知,原主目前失業在家,並沒有像日後那樣進入軋鋼廠工作。現在的婁氏軋鋼廠還隻屬於婁董事,沒有公私合營之前,紅星軋鋼廠自然也不會出現。

在原主的記憶中,四八年的時候,由於雙方的戰爭,京城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何大清工作的酒樓因為老板舉家逃往南方而關門歇業,何大清也理所當然地失業了。

接著,高小畢業的何雨柱因為成績太差,學不進去,再加上一直嚷嚷著當廚子比學習好,也就此退學在家跟著何大清學藝。

就在這個時候,為了不坐吃山空,何大清開始自己在家做包子拿到街上賣,以此維持生計。這也是原劇中何雨柱因為被傷兵追趕又被騙子騙走了好不容易保下來的包子,而被氣惱的何大清罵為傻柱的緣由。

京城解放後,由於局勢動蕩,一部分還留在京城的富人又開始悄悄逃離。一直在京城租房住的何大清得知消息,有個之前吃過他做的飯菜的富人在悄悄低價出售一處四合院,且願意分開賣。

何大清明白,這是富人在逃離前想多弄點現金,所以他直接找上門,從這位富商手中用積攢下來的幾百大洋買下了現在這間麵積足有六十多平方的正房以及一旁麵積十幾平方的耳房兩間。

對於何大清來說,他並不覺得自己買了這位富人的房子就會被新 ** 日後找理由收回去。畢竟他們何家一直都是傭人或仆人,對新 ** 政策有點了解的何大清覺得他們何家就是受新 ** 保護的窮人。

事實也證明,軍管會在調查清楚何家房子的來源後,承認了這兩間房子是何家的私房。而且還根據何家祖輩的情況,在劃分成份的時候將他們家劃分成了三代雇農。

另外,許大茂一家也是趁著這個機會買了後院的兩間房子搬了進來。還有劉海中一家以及易中海一家都是這種情況。

當然也少不了賈家。不過沒錢的賈家隻買了東廂房的一間房子。

之後還有一兩家在原劇中沒有詳細介紹的人家也買了房子。

院裏最特殊的還是聾老太太。在何家等人搬進來之前她就已經在四合院的後院了,而且還擁有後院兩間最好的房子。關於聾老太太的具體情況,院裏估計沒有人知道。

隻是因為聾老太太一直待在家裏很少出現在院子裏,別人鑒於她是個老太太,再加上易中海進了院子沒多久就安排妻子親近聾老太太,也就沒人對聾老太太的情況說什麼。反而是在易中海的幫助下,聾老太太慢慢就成了院裏的老祖宗。

而且,那時候的聾老太太並不像日後那樣成為五保戶,我們也不清楚她後來究竟是怎麼成為五保戶的。

根據原主的回憶,何家從何大清的曾祖父那一代開始,就是譚府的仆人,而且還是那種世代為譚府服務的仆人。正因如此,何家的祖先們深得譚家的信任,這才得以傳承譚家菜的烹飪技藝。

在過去,譚府宴請客人時,自然不會親自下廚,都是由家中的仆人來操辦。

同樣,何大清也是出生在譚府,他娶的妻子也是譚府一個貼身的丫鬟,而原主也是在譚府出生的。

直到37年倭寇入侵京城,由於某些原因,何大清才帶著妻子和剛出生沒兩年的何雨柱離開了譚府。具體原因何雨柱也不清楚,何大清也從未向他透露過。

之後,何大清進入了一家酒樓,專門為人烹飪譚家菜,以此養家糊口。

在這期間,不可避免地,何大清也為一些漢奸做過飯菜。當然,這種情況在當時很普遍,畢竟在刀槍麵前,不願意屈服的就隻有死路一條。

再後來就是48年,由於富商跑路,何大清失業在家,以賣包子為生。等新 ** 建立後,何大清買下了這兩間房子,恰逢婁董事的婁氏軋鋼廠也重新開業。得知何大清的情況後,婁董事找人請他去鋼鐵廠擔任主廚,專門負責廠裏的招待工作。

對於這種好事,正覺得賣包子掙不了多少錢的何大清自然欣然接受,於是就進了鋼鐵廠工作。而何雨柱則在家裏練習基本功,在何大清外出給人做飯時也跟著去打下手,偶爾有機會還會親自上手鍛煉一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