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何大清離開之前的安排(1 / 2)

至於何雨柱為何隻鍾情於一進四合院,是因為他清楚日後的政策走向。他知道如果房子買得太大,他可沒能力保住。就算最後不把房子賣給國家,肯定也得把多餘的空屋子出租出去。哪有直接買成一進四合院來得方便,這樣的話有的是理由保證房子不被外人侵占。

此外,當時的房價也不菲。相比於二進或三進的四合院,價格動輒相差數千萬(這裏使用的是第一套貨幣,麵額巨大,最大麵值達五萬,與55年後的第二套貨幣兌換比例為一萬比一,也就是說,現在的一千萬相當於未來的一千塊)。而一進的四合院,如果價格優惠,可能幾百萬就能拿下,最多也不過一千多萬。

何雨柱通過原主的記憶了解到,目前傻柱手中的存款有三百七十二萬五千多元。如果再將他現在居住的主屋和妹妹何雨水住的耳房賣掉,也能換來大幾百塊錢。加起來,買個小四合院也是有可能的。

說到傻柱為何有這麼多錢,何雨柱從記憶中得知,最大的功臣還是已經離家出走的父親何大清。半年前,何大清離開時,給傻柱兄妹留下了三百萬的現金作為生活費。

從這個數額可以看出,何大清對傻柱和何雨水這對親生兒女還是十分疼愛的。再加上他每月寄回來的十萬塊錢生活費,雖然他跟寡婦私奔是不對的,但他也盡到了一個父親的責任。

有著後世思想的何雨柱非常理解何大清跟寡婦私奔的行為。畢竟從記憶中得知,傻柱他們的母親去世時,何大清才三十多歲,然後一直一個人辛苦地拉扯他們兄妹長大。直到傻柱十六歲,他才找了個白寡婦,最終沒能抵擋住寡婦的 ** ,拋下孩子跟著寡婦去了保城。

不過,何大清在離開時也安排好了一切。他不僅把現在的兩間房子過戶到了何雨柱的名下,還給他們留下了三百萬現金和譚家菜的菜譜,這是老何家的傳承。而原劇中何大清並沒有給白寡婦的兒子傳授廚藝也證明他在某些方麵也是很精明的,並沒有被白寡婦迷得完全失去理智。

何雨柱從原主記憶中得知,由於何大清在建國前因戰亂影響一段時間失業在家,再加上他趁機買下了這套四合院原主人的中院主屋和一間耳房,導致他手中其實並沒有多少錢。直到新 ** 成立後,婁氏鋼鐵廠重新運行,何大清才被婁董事找去當了鋼鐵廠的主廚,每個月有幾十萬的工資,這才又能慢慢攢下一筆錢。

而且因為何大清經常喝酒的緣故,他能攢下的錢也並不是太多。原主在何大清離開前曾看過他存錢的錢盒子,裏麵大約隻有幾百萬的現金,連一千萬也沒有。

由此可見,何大清能舍得給何雨柱兄妹留下三百萬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他要去保城,那裏人生地不熟,正所謂窮家富路,他隻帶走五六百萬真的不算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