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鄉鄰灑淚留壯士,雲長舍命覓《春秋》(3 / 3)

關羽正躊躇間,忽聽得那身後一聲“嗷“叫,一隻白兔從叢林中疾疾奔出,身後,亮著一雙野獸的兩隻眼睛,恰似兩盞綠色的燈盞。那白兔奔至崖頭,

不見絲豪遲疑,四隻爪子騰起,“呯”地飛下了崖頭。那野獸見崖頭上立著一條大漢,手中拿著柄,寒光閃閃的大刀,便“嗷”地叫了兩聲,轉身走進了叢林。

關羽見了方才兔子這般舉動,暗道:“兔子這中生靈尚有這般膽氣。我乃堂堂男子,怎是這般顧前瞻後?便將那腰帶係牢,又將那包裹纏於身上,紮縛停當。看看手中那柄大刀,恐下崖時傷了手腳,便立起青石,將刀藏於石下。來到崖有,將身一躍,隻覺得耳邊呼呼生風,眼前一片模湖,恰似騰雲駕霧一般。

不一刻,關羽落到了崖間一株幼鬆上。那幼鬆“喀嚓“一聲拆斷,便又隨著這斷枝落葉直奔崖底。又接連壓斷了三株幼鬆,方才將那下墜之力緩得一緩,落在了一株古鬆梢頭這古鬆立在崖底,枝葉雖不甚繁茂,但那山藤野花遍布其上,恰似一把五色巨傘。關羽落在梢頭,被那山藤托住,不至於落入穀底亂石叢中。

關羽掉在樹梢頭上,已然被那下躍衝力震得昏暈過去。過了兩個時辰,陣陣山風掠過,一陣鳥語響起,方才將他喚醒轉來,睜眼一看,見那滿目晨光,眼前一麵峭壁。扭頭一瞄見自己躺在樹梢上。十餘丈下,亂石崢嶸,流水淙淙,不由嚇得一身冷汗。心中暗忖:關羽謹遵師命,去吃那份軍糧,看來卻合天意。想到此時,右手一按,側翻身坐起。不意觸摸一物,舉至眼前,卻是昨日夜間失落的《春秋》,心中不由大驚:“卻是這般湊巧,定是神明相助。”他將雙手舉至胸前,仰頭一揖:“關羽深感皇天厚意,北運定要熟讀《春秋》,為保那漢室江山萬死不辭!”關羽揖罷,將那《春秋》藏於懷中,手攀山藤翻過身來史覺得渾身酸楚。好在他一身武功,尚且打熬得住。便扯住那山藤主幹,緩緩下得樹來。

關羽仰天再望那去頭崖時,又是一番景象。隻見那崖高聳入雲。山鷹在那崖間飛翔,恰似麻雀般大小。陣陣山風吹過,亂得那崖壁上的碎石紛紛落下,擊得崖底溪水“冬冬”作響。

這崖底溪水尚不太深,水底遍布卵石,溪尚亦滿布碎石子。這石密麻麻,十分鋒利。且地麵高低不平,危機四伏,雙腳落在石上,不時*崩,傾和溪中。需得雙腳時起時落,如鷹飛鷂躍,方才無傾身之憂。

關羽正行之間, 見百分那珍途中橫著一條蟒蛇,長約數丈,頭大如鬥,眼如明燈,此物正將口中之箭射向對岸亂石叢中,擊得碎石滾滾。在那霞光照耀之下,渾身鱗片閃閃發光。

關羽心下駭異,恰待避開,又突地在心頭蕩起一個念頭:昔日,高祖斬蛇起義,建立漢朝。今日,豪強四起,國勢衰竭,是否要關某學那高祖斬殺蟒蛇,匡扶漢室江山?想到此處,奮起神威,舉起來一塊巨石,約三、五百斤重,朝那蟒蛇砸去。蟒蛇驚覺,待騰身飛起,無奈那巨石恰然壓在頸部,動彈不得,隻有將那尾部揚起,朝那巨石拍來,其聲震耳。關羽雙連擊數石,將惡蟒擊死,然後躍過蟒屍,尋路而行。行約五、六裏路程,便出得穀來,到了一個去處。這是一塊平坦土地。上麵布滿桃樹。此時,恰然初春,桃花似火。桃林旁邊,一溪碧水,清澈見底,溪中,布著些白玉般的石子,在那霞光照射下,顯得千變萬化,煞是好看。

透過這片桃林,是一條滔滔大河,河麵上,騰起來一片白茫茫的霧氣。一輪紅日在那霧氣中冉冉升起,將那豔紅的色彩灑落在一座古城牆頭。他心中不覺一怔,這不是李叔前日曾講過的涿縣麼》他心頭一喜,取路朝那古城大踏步走去。這正是:

辭別鄉鄰離故裏,

鬥罷惡蟒去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