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師陸賈很是懷疑這種神奇的紅壤中含有一些對金屬冶煉極為有利的稀有元素。
大國師陸賈下了強製要求:所有的兵器,甚至包括箭矢前端的箭鏃,都必須改成鐵製!
為了達到預定目標,有時候鐵腕是必須的!
在改製鐵質箭鏃後,很多將軍、都尉和兵械司的匠師們都表示了反對:箭鏃都隻是小玩意,改不改成鐵製的問題不大;況且使用青銅進行箭鏃鑄造已有多年曆史,匠師們早已駕輕就熟,誰也不願意推倒重來另起爐灶。
但是大國師陸賈卻異常堅決,他耐心地解釋道:
大家不要怕麻煩,也千萬別小看了鐵質箭鏃。要知道,箭鏃改成鐵製後它們的堅韌度將會大大增加,從而使它們的侵徹力大大提高!古語說:‘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就是這個理!
大家頓時麵麵相覷:大國師您前麵的話我們都聽懂了,但後來的那句古語說,在下……在下們怎麼沒有聽說過呀???
大國師陸賈這才想起來這句話來源於唐朝的詩聖大人杜甫同誌的名詩,1000年前的他們當然是沒有聽說過了!頓時慌忙搪塞道:
這是我……我仙師告訴我的,你們當然沒有聽說過了,哈哈哈哈!
總算把這件事敷衍過去了,沒有繼續引發部下們的懷疑,反而倒是贏得了部下們的進一步敬畏。
大家更是堅定了一個看法:我們的大國師陸賈同誌不是人。
他是神!
在盔甲的製作上,大國師陸賈同誌又一次搞了頭腦風暴,他經過一次次的精密試驗,終於正式擯棄了那又笨重又造價昂貴的青銅鎧甲。
難道是研發鐵質鎧甲嗎?
回答是:錯!鐵質鎧甲依舊笨重(雖然比青銅鎧甲略微輕些,但穿戴上去也夠人受的),而且造價更較青銅盔甲昂貴(原因很簡單,當時鐵的產量比青銅更小,因此物以稀為貴。這與現在鐵、銅價格對比正好完全相反)。
大國師陸賈最終選擇了皮革。經過去油、幹燥和鞣製等層層加工後的皮革不僅柔韌抗銳器襲擊,而且重量親,穿戴舒適(吸汗且保溫),用個21世紀流行的軍事術語來說人機效果非常好!
大國師陸賈不愧是來自於21世紀的,他的大腦中比其他人多沉澱了2000多年的人類科技和文明,雖然很多時候並沒吃過豬肉,但總還見過豬走嘛!
因此他的設計和理論往往很是超前!
這其實也不足為怪。當然了,對於不明大國師陸賈底細的人來說,這真是太奇怪了!
盾牌也得到了升級改進。本來將士們的盾牌都是青銅製的,笨重而且攜行不便,大國師陸賈為此又一次開動了聰明的大腦細胞。
可能有的親們要問:難道……難不成盾牌也要搞成皮……皮製的?
回答是:當然不是!請試想一下:皮質的盾牌能在實戰中使用嗎?
有的將領發話了:改成木製的,表麵再覆蓋上皮革,何如?
這種建議聽上去似乎有些道理,對呀,木製的盾牌肯定較青銅盾牌輕便,而且造價也更為低廉、實惠。
可是戰爭中不能光講造價,更重要的得看性能!
木製盾牌的性能簡直得用寒酸一詞來總結了,它不僅在防禦銳器攻擊時幾乎起不到作用,甚至在遭遇滾木、礌石等鈍器砸擊時也會粉身碎骨。就這點來說,木製盾牌甚至還比不上青銅製盾牌呢。
忽然大國師陸賈靈機一動:他想起了小學時看的大型古裝戰爭劇《三國演義》!《三國演義》的後半段的七擒七縱中,有著蠻王孟獲同誌率領三千藤甲兵殺得蜀漢大軍漫山遍野而逃的精彩劇情。
看來藤製盾牌的威力應該很是不小。
大國師陸賈興奮地直拍腦門,立馬帶著在一旁驚得發呆的匠師們投入了緊張的研製過程中。
但事實證明了一句話的正確性: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成功從來就不會那麼簡單,對於半仙大國師陸賈同誌也是如此。
首先是和一廂情願的完全不一樣的是,一般草藤的堅韌度遠遠不夠。
最後幾經實驗,終於找到了一種特殊的藤蔓。這種藤蔓的纖維非常的粗,足可以編製戰爭中所使用的盾牌。
但很快又冒出了個新問題:用該種藤蔓編織出來的盾牌的堅韌性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用兵器砍了幾下,那粗粗的藤蔓經緯便破裂開了!
這可是很致命的大問題!
大國師陸賈不敢小視,趕忙和匠師們聚在一起挑燈夜戰分析原因,最終得出了一致結論:問題出在編織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