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1 / 3)

(日本)川端康成

在這個山峽裏,河鹿蛙一叫,石桶花一開,就是春意盎然的時候了。

河鹿蛙,正好是在小學畢業的日子前後,以及新芽綴滿白白的河灘的時候,開始鳴叫的。嘻,嘻,嘻,就像吹古老的日本笛子一樣的聲音;與其說那是春天的聲音,不如說它是秋天的更為合適。

因為放春假,從城市到溫泉來的少女們說:“啊,那是秋天的蟲子在叫啊!”那叫聲引得她們的眼光離開溫泉旅館的欄杆,轉身向月光中略顯朦朧的河灘望去。

離開學校去遠處旅行的少女們,一定是把這河鹿蛙的叫聲,當作故鄉的聲音深藏於胸中的。

片岡千代子先生遷居到這個山麓村莊的時候,正是這些少女們離開這裏的時候。

從東京坐六七個鍾頭的火車到達鎮上,再從鎮上走上十六七公裏的山路,最終到達一個荒涼寂寥的山村。村子從源賴朝時代(公元1147~1199年)就開始噴湧溫泉,所以從鎮上來的長途汽車和運貨卡車全通了。運貨卡車所運的貨物主要有:大米、鮮魚、大豆、醬油等,基本上都是山裏人吃的東西。這些貨車雖然不是載著滿車鮮花進來的,雖然沒有小蒼花、香豌豆花,但是卻像春天的報春花那樣美好,原來除了吃的東西之外還有年輕女人喜愛的色彩鮮豔的貨物,也就是平時那些愛漂亮的姑娘們所用的東西。

本村的少年們正在用青竹子做的水槍打水仗呢。少年們高興極了,因為從今天起水就不涼了。臨街大屋的牆裏麵的人是一撥,大路上的人是另一撥。他們都把水槍插進道旁的小溪裏吸水,然後用水槍對攻,個個都跟落湯雞似的,簡直就像消防隊的消防演習。但運貨卡車一到,他們都停住手,說:“哎呀,真漂亮啊!”

“誰來啦?”

“新媳婦到啦!”

他們邊說邊看著卡車。卡車停在村頭的山茶林的前邊了。

“山茶林”,這個詞兒理解吧?這山茶林的山茶有三四十棵,請你想象一下三四十棵山茶長在一片地上所形成樹林的風景吧。要知道,這裏可不是南國。可是那葉子上油光閃閃的濃綠,和那像花一樣耀眼的深紅,不正表明這裏就如南國一般嗎?

“去薔薇之家的!”

“到薔薇之家去的呀!”

山茶林前邊的少男少女們就這麼喊著跑過來了。既然運貨卡車停了下來,那就證明薔薇之家來了新住進來的人。薔薇之家就在山茶林的上方。

少男少女們嘴裏喊著:

“薔薇之家呀!”

“薔薇之家的!”

不過,說這話時那些少男少女們的臉上顯露出來的些許不安,也是不能忽視的。

為迎接那鮮豔的包裹而從薔薇之家下到山茶林前的,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人。

“啊,是她呀!”

“可能是到溫泉休養來啦。”

“不是,她是調到這個學校來的,是名叫片岡的女老師。”

頗以作此說明為自豪的,是個名叫光子的少女。

“啊!”少女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互相摟著肩頭點頭行禮,而且臉微微紅了。“不知道教幾年級呢。”

“說是接替下村老師的,一定是我們班。”

說這話的也是光子。她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

“可是,又得住在薔薇之家了吧?”少女們的臉變得陰暗了。

這個山峽,因為它北連深山(那裏出產的物資,使全村各戶比較平均地受了益),所以山峽裏沒有日子過得困難的人家,也沒有外地來此落腳的人家。也正因如此,全村安靜得像杉樹林一樣。不論任何人家,哪怕是清早的麻雀也毫不擔心有什麼會驚擾到它,所以悠閑地站在屋簷上放聲歌唱。每家的院子都有蝴蝶來訪,並盡情地追逐嬉戲。這絕不是語言的誇張與修飾。沒有花圃的人家根本不存在,因為這兒的花都是一家分給另一家,盡管沒有什麼名貴的品種,無非是些大雨花、波斯菊、菊花,等等。但是,說這裏是花的村莊卻一點也不算誇張。

這個花的村莊裏的“花的人家”就是薔薇之家。這個村莊的出租房屋,唯有薔薇之家一處。這間房屋四周全是薔薇。與其說是薔薇樹籬包圍著這座房子,倒不如說是這座房子埋藏在薔薇裏。東邊的門口滿是薔薇,南邊的院子栽著薔薇,西牆爬滿薔薇,北窗有薔薇窺窗。是誰建的這座房子呢?

片岡老師搬到這裏的時候,薔薇還沒有開花,青青的花蕾,好半天才能找到一個。

“啊,到了開花的季節,可就變成薔薇的海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