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篇:睿智的太婆(2 / 2)

堅韌的太婆又是慈祥的。太婆臥房的黑木櫃,在年幼的孫輩眼中就是一個魔術箱,因為那裏麵總有吃不完的糖果。每次到太婆房裏,她總是開櫃拿吃的東西給我們,每次不會多給,但每次都不會落空。我們奇怪那木櫃的魔力,後來才知道那是太婆行醫的收獲。太婆通岐黃。肚子痛,她抓一撮自己磨碾的“粉粉藥”,讓就著涼水吞下;頭昏腦脹,她找一張自製的藥貼沾在太陽穴上;晚上夢魘,她抓住小手拿捏幾下……我們就依然蹦跳如常。經常有人找太婆看病,她不收錢,病愈後的人們帶著感激送的禮物,她會選擇性地收一部分。一次,我問太婆,她治好的病人有多少?她說,哪記得清?沒有幾千,也有幾百了吧?我說,你要是收錢,那不發了!“做好事,積陰德。錢是用冒完的。多做好事,人才活得舒服。”太婆的話揭開了黑木櫃收藏的謎底,也告訴了我做人的謎底。

慈祥的太婆更是強健的。太婆94歲那年的夏天,她突然不見了。我們到處尋找,最後在僻居深山的姑婆家看到了她--她想滿女了,就一個人拄著拐杖上坡下山步行三十多裏山路到了姑婆家。太婆的強健固然與她自幼習武有關,但更多的是因為她的終生勤勞,即使公公、滿公分家後,她也不願意與任何一個兒子同灶,自己單居,自己料理起居、飲食、洗衣服。太婆飲食沒有特別嗜好,隻是特別講究“幹淨”,用她的話說是“牛死八卦”(瘟死動物)從不沾染,其餘土裏長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她從不挑剔。白手起家的太婆,特別鍾愛勤勞持家後輩。因為爸爸在外工作,我們三兄妹年幼,奶奶(媽媽)獨力支撐家事,所以太婆來我家最多。每逢農忙,太婆每天晚飯後,都要到我家看看,有時還幫忙做些輕活。為了趕走我們幹活時難以抵禦的瞌睡,太婆常給我們講故事。我就是在太婆的絮叨裏,知道了“蝴蝶生九子”(蝴蝶媽媽傳說)、“盤王娶辛女”(盤瓠來曆)、“神狗借稻種”、“漁夫斬惡龍”(黔東南獨龍舟來曆)、“老三打雷公”(儺公儺母傳說)、“滿老司鬥法”(滿朝薦故事)……讓我在故事的精彩了長大,讓我在口傳的民俗熏陶裏沉迷,讓我在潛移默化裏有了現在的民族文化研究的興趣和取之不盡的素材。

百年曆程,一個世紀的睿智。太婆的睿智,不僅是生活真諦的感悟,更是文化精髓的交接。

李雪蘭--鄉鄰口裏的“楊令婆”,我的睿智的太婆,一個百年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