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人周叟,有田數畝,屋數椽,與園為鄰。田氏以金購之,弗肯售,願為園丁於園內種花養魚。其子扣子,得葉夫養菊法,稱絕技。是園有園票,長三寸,寬二寸,以五色花箋印之,上刻“年月日園丁掃徑開門”,旁鈐“橋西草堂”印章。
六安秀才葉夫,善種菊,與傍花村種法異。不接艾梗,不植,先去螻蟻蚯蚓薦食諸病根,鬆青紫杞,都歸自然。著有《將就山房花譜》,以色分類,如“銅雀爭輝”、“老圃秋容”皆異豔絕世。夫負性孤寂,酒後耳熱,雖名花價值百縑持贈自若,若不屑與,雖重值弗顧也。以獨得之奇,思以種遍布天下。歲丁酉來揚,寓是園年餘,土人多於其酒酣時饣舌得之,至今尚傳其種,然視夫所自植,色減其半矣。
虹橋即紅橋,在保障湖中。《府誌》雲:“在北門外,一名虹橋,朱闌跨岸,綠楊盈堤,酒簾掩映,為郡城勝遊地。”《鼓吹詞序》雲:“在城西北二裏,崇禎間形家設以鎖水口者。朱闌數丈,遠通兩岸,彩虹臥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
而荷香柳色,曲檻雕楹,鱗次環繞,綿亙十餘裏。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畫船,掩映出沒於其間,誠一郡之舊觀也。“文簡《遊記》雲:”出鎮淮門,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竹木蓊鬱,人家多因水為園亭溪塘,幽窈明瑟,頗盡四時之美,孥小艇循河西北行,林下盡處,有橋宛然,如垂虹下飲於澗,又如麗人靚妝照明鏡中,所謂紅橋也。紅橋原係板橋,橋樁四層,層各四樁,橋板六層,層各四板,南北跨保障湖水口,圍以紅欄,故名紅橋,丙辰黃郎中履昴改建石橋,辛未後巡鹽禦史吉慶、普福、高恒相次重建。上建過橋亭,‘紅’改作‘虹’。“
國初製府於公建虹橋書院,亦紀此橋之勝也。宗定九有《虹橋小景圖》,盧雅雨有《虹橋攬勝圖》,方耦堂有《虹橋春泛圖》,明春岩有《虹橋待月圖》,今皆不存。惟程令延《虹橋圖》在《揚州名園記》中。
揚州為南北之衝,四方賢士大夫無不至此。予見聞所囿,未能遍記。有遊跡數至而無專主之家,以虹橋為文酒聚會之地。謹述於此,以為湖山增色雲。
梅文鼎,字定九,宣城人。通天文律算之學,所著書百餘種,詳見杭堇浦太史《道古堂集》中。嚐遊揚,和卓子任爾堪無題詩雲:“廿四橋邊載野航,六銖縹緲浣紅妝。生兒應取桃花,鸞尾湘鉤出短牆。新詞吟罷倚雲鬟,清婉爭傳士女班。紅葉禦溝成往事,重留詩話在人間。”爾堪,江都人,嚐從李文襄公討耿逆,為右軍前鋒,有桃花嶺、常山、玉山、並壓潮、源口諸險之戰。六年以母老辭歸,放情山水。嚐於上巳日與孔東塘、吳[B16g]次、鄧孝威、李艾山、黃仙裳、宗定九子發、查二瞻、蔣前民、閔賓連、王武、徵景州、歙州喬東湖、朱恭、朱西柯、張楷石、楊爾公、吳彤本、趙念昔、王孚嘉、楚士允、文閔義行紅橋禊。
此在漁洋之前,東塘為主人。鹿墟詩雲:“晴暖正逢禊日,泛舟難得使君閑。
廟堂有議還開海,賓客乘時且看山。隨苑池塘青草外,杏花樓館綠楊間。笙歌更逐輕鷗去,遍采芳蘭水一灣。“
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囗,浙江秀水人。舉博學鴻詞,授檢討。歸過揚州,安麓村贈以萬金。著《經義考》,馬秋玉為之刊於揚州。
閻若璩,字百詩,山西太原人,僑寓山陽。舉博學鴻詞不用,用力古學,著有《古文尚書疏證》、《四書釋地》、《喪服翼注》、《博湖掌錄》、《孟子生卒年月考》、《日知錄補注》、《眷西堂集》、《毛朱詩說》、《校正困學紀聞》、《續朱子古文疑》、《宋劉李燾馬端臨王應麟四家逸事》。身後,子學林聚其未成之書為《潛邱劄記》。數來揚州,有懷古詩。
朱筠,字竹君,順天大興人。進士,官翰林,督學安徽、福建。以世不明六書,刻許氏《說文》以行於世。庚子在揚州,泛舟虹橋,於安定、梅花兩書院中訪績學能文之士。身後刻有文集。
錢大昕,字曉征,號辛楣,一號竹汀,嘉定人。甲戌進士,官詹事。學無不通,謙以下士,尤好獎進後學。著有《潛研堂詩文集》、《廿二史考異》、《金石文字跋尾》、《三統曆述》,精深純粹,合惠、戴二家之學集為大成。弟大昭,字晦之,號可廬,邑諸生,著有《廣疋疏義》、《詩古訓》、《兩漢書辯疑》、《後漢書補表》、《說文統釋》。晦之子囗囗,亦精六書,著有《孟子疏義》。
王昶,字述庵,號蘭泉,青浦人。進士,從大將軍累建軍功,以江西布政使司入為刑部侍郎,經學以鄭康成為宗,自名其齋曰鄭學齋。獎勵後學,好揚人善。
著有《古今金石考》、詩文集若幹卷。又類集所知識之詩古文詞,訂為《湖海詩傳》、《湖海文傳》二書。侍郎自未第及執政時,往來邗上最多。
沈初,字雲椒,浙江平湖人,進士,現官總憲。工詩古文詞,江南文士宗之。
總憲有《揚州筱園看芍藥詩》雲:“筱園北達蜀岡偏,婪尾今看奪眾妍。環十畝花濃似繡,坐三間屋敞於船。暖風晴拂香尤釅,清露晨流色倍鮮。攜得春光滿歸肪,自疑袖衫惹爐煙。”又有《平山堂僧房看芍藥詩》雲:“寂寞閑庭位置宜,不堪相謔靜相依。可憐嫋嫋婷婷裏。豔影偏侵壞色衣。佳種園林見者稀,山僧特為數芳菲。小紅大白尋常有,珍重稱名金帶圍。”所著有《蘭雪堂集》。
袁枚,字子才,浙江錢塘人。幼有才名,舉博學鴻詞不用,成進士,入翰林,官江寧知縣,有政聲。罷官築清涼山中隨園,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新齊諧》諸書。年八十餘,每逢平山堂梅花盛時,往來邗上,以詩求見者,如雲集焉。
王鳴盛,字鳳喈,號禮堂,一號西莊,太倉人。進士,官光祿寺卿。幼時才學橫軼,雄於屬文,敏而好學,勤於著述。有《尚書後案》、《十七史商榷》、《蛾術編》、《周禮軍賦說》、《苔岑集》、《西莊始存稿》。吳中後學有所著述,無不以光祿一言以驗是否。
金榜,字輔之,歙縣人。壬辰狀元,官修撰。幼與戴東原從事於江布衣慎修之門,得其《說禮》之旨,著《禮箋》二卷。徽之士翕然從之。
李汪度,字寶幢,浙江仁和人。工詩古文辭,以孝友世其家,官翰林學士,終養歸裏。甲辰間南巡時,迎鑾揚州上方寺前童莊道旁,特邀異數。子囗,字古陶,進士,官翰林編修;慶曾,字愚公,舉人,與兄同年,官教諭。
盧文召,字召弓,號抱經,浙江仁和人。進士,官翰林學士。為馮山公景之外孫,傳外祖之所學,所校訂有董子《繁露》、賈子《新書》、《白虎通》、《方言》、《西京雜記》、《釋名》、《顏氏家訓》、《獨斷》、《經典釋文》、《孟子音義》、《封氏見聞記》、《三水小牘》、《荀子》、《韓詩外傳》,皆稱善本。所著有《儀禮新校》、《鍾山劄記》、《群經拾補》。來揚州主秦西岩觀察家。
邵晉涵,字二雲,餘姚人。辛卯進士,開四庫館舉用,官至詹事。所著《爾雅正義》,可補邢氏之陋略。又有《公羊傳》、《孟子》等疏義,未行於世。家居時,甘泉令延修誌書。二雲以甘泉自雍正間始分,誌書宜從此起,而未分縣以前,皆入江都縣。時有不合其議者,遂未果。
陸師,字麟度,歸安人。以時文名家。官儀真令,公明廉能,邑人誦之。嚐燕大僚於湖上,席終成四書文七篇,同僚驚以為神。死之後因家焉。其裔寧芝,少聰慧,為邑中名諸生。又戴潤字雨峰,儀真生員,工詩,多平山堂遊宴詩,傳為絕唱。
張書勳,吳縣人。丙戌狀元。遊揚州時,街市婦女,聚而觀之,既見其麵,一噱而散。張適晤李進士道南,問以故,李曰:“先生為戲劇中狀元所累耳。”
張乃大笑。
鈕玉,字匪石,元和人。業賈販木棉,舟船車騾之間,必載經史以隨,歸則寂坐一室,著書終日,每負販往來,必經邗上,留與邑中經學之士講論數日乃去。
周大綸,字理夫,直隸天津人。官彰化縣丞。台匪叛,執之,囚數日,罵賊而死。賊平,贈雲騎尉。長子琦負骨歸葬,至揚,琦卒,停柩湖上兩月,為詩吊者甚多。理夫與牛太守翊祖為姻戚,十年前在揚屢為湖上之遊,虯須赤麵,予猶及見之也。
汪啟淑,字秀峰,浙江杭州人。官刑部員外郎。性情古雅不群,刻有許氏《說文係傳》、鄭樵《通誌》、《纈芳集》一百卷,漢印圖書譜無算。因《纈芳集》少二十卷,征詩來揚州,持論與汪中多所抵捂,拂衣而去。
顧文囗,字玉田,吳縣人。精於醫,以張仲景為法,尤通《素問》、《靈樞》之理,揚州人以千金求其一至為幸。子之逵,字抱衝,邑諸生,好藏書,築小讀書堆。同郡黃丕烈,字蕘圃,亦藏書最多,與抱衝並稱。抱衝弟廣圻,字千裏,從段懋堂學六書音韻之學,最精遍。
談泰,字星符,江寧丙午舉人,官山陽教諭。學天文算術於錢辛楣少詹,述錢氏《周徑新說》雲:“割圜舊法,用六邊四邊起算,內容外切,屢求勾股至無數多邊,推得圜徑一億,周三億一千四百一十五萬九千二百六十五。自劉宋祖衝之、元趙友欽以及近日西人,無不皆然。但就其法細推之,似猶有未盡者,其屢次所求之勾股弦,皆有其零不盡,半以上收之,半以下棄之,雖為數無幾,而合全邊計之,亦不為不多矣。嚐以方圓形互校,欲求周徑之率,必先知周徑之冪,大抵方徑冪一,方周冪十六,圓徑冪一,圓周冪十,此自然比例反覆不衰者。試設員經徑冪一億,則員周冪十億。以一億開方,得一萬,為員徑之數,以十億開方,得三萬一千六百六十六(六六六六不盡),為員周之數,比舊法多二百五十有奇,比所得之數,亦有餘零。然先設之冪積,本係全數,則開方本餘雖有不盡,亦甚微矣。舊法以一次之勾股弦,又為二次之勾股弦,是本數先有其零,反覆相求,未有不衰者也。且即以周率之三億一千四百一十五萬九千六百六十五自乘,得九兆八千六百九十六萬〇四百三十億八千五百三十四萬〇二百二十五,與十兆之數相近,然則周冪為徑。冪之十倍,又何疑焉。乃自劉宋以來,用之至今,並無乖舛。必謂周率少無可考者,不知尋常推算周徑,不過尺寸之間,則周數所差,隻在分厘。若設圓徑十丈。則周三十一丈六尺六寸六分有奇,比舊法多二尺五寸強,而圓冪亦多六尺二十六寸有餘矣。今擬新率於後,圓徑一,圓周三一六六六六六六六,圓冪七九一六六六六六六。”少詹弟子又有李銳、張焱、賈士璣。焱字複庵,嘉定人,善篆書,通六書之學。士璣字玉衡,震澤人,深於經學。銳字尚之,吳縣人,精天文推步。少詹深許之。每自以為不及。尚之以推步自疏而密,欲自三統以來,推中法由疏而密之漸;自九執回回以來,推西法由疏而密之漸。
為布衣江艮庭推恒星東移度數,艮庭深服之。艮庭,名聲,元和人,為惠定宇高弟子,守許、鄭之學最堅,著有《尚書集注音疏》。生平不為楷書,雖日用記賬,皆小篆,故所刻皆篆書焉。子Α,字貢廷,號補僧,亦深於六書,而篤於佛。
蔣莘,字於野;征蔚,字蔣山;夔字青荃,蘇州元和人,兄弟也,為明兵備道蔣燦之後。父曾煊,有經濟才。莘工詩文,著有《水竹莊詩鈔》。讀書好客,有《水竹莊圖》,東南文人,染翰殆遍。征蔚自天文地理、句股算術、詩文詞曲,無所不通。年方弱冠,沈心疑格,雙耳遂聾。於經史之學尤邃,以鄭康成為漢末大儒,所注《三禮詩箋》及《周易》、《今文尚書》,近今有通之者,而《論語》、《孝經》無人闡發,雖有惠氏所集《王厚齋古注》,而因陋就簡,不足以當闡發之目,因作《論語鄭注疏證》十卷,又有《天學難問》二卷、《北齊書證誤》二卷,補注《周髀算經》、《穆天子傳》、《吳語解嘲》諸書,阮芸台閣學為刻其寫經室詩文集。夔工詩,精於溫、李,著有《青荃集》。學者稱為“吳中三蔣”。
尤蔭,字貢夫,儀征人。工詩畫。從果親王出塞,著有《出塞集》。虹橋遊詠詩多絕唱,當代文士重之。畫以蘭竹擅名,偶一潑墨,皆成傳作。
陳實孫,字又群,號師竹,如皋諸生。工詩,善書法,精於醫,好交遊,廣聲氣,著有《春草堂集》。
程世淳,字囗囗,徽州人。進士,官翰林。書法二王,有雲姿鶴態。往來揚州,湖上多真跡。
曹文埴,字竹虛,徽州人。進士,官戶部尚書。子钅其,字六佘,業鹽,居揚州,淮北人多賴之;振鏞,進士,官翰林侍讀。族子雲衢,官員外,天姿穎秀,豪氣慨爽,來往揚州,篤於交遊,湖上人盛稱之。
胡先聲,涇縣人。進士,工詩,有《秋夜遊平山堂詩》雲:“幾個流螢飛石起,淡雲疏雨又黃昏。”
耿蕙,字石圃,善射,成進士,有儒風,官衛輝參將。孫弓,字安叔,磊落多奇氣,亦善射,有命中之技。
奇豐額,字麗川,滿洲人。工詩,官江蘇巡撫,有善政。往來揚州,觴詠平山堂,稱盛事。仁和詩人林遠峰,性豪放不羈,中丞延之座中。
江紹莘,字耕野,號吟草,徽州人。工詩。性磊落,好交遊,與吳人太史友善。著有詩文集。
趙廷樞,字介南,江都人。工詩文。囗囗科副榜。好獨立虹橋,予恒於風雨時遇之。薛廷吉,字藹人,號漁莊,家儀征樸樹灣。少工詩,精於書法,弱冠時為莊中丞有恭所識,召試二等,盧轉運延之幕中。子溶,字西青,名諸生。女泳,字綠漪,工詩文,事母至孝,為鄭西橋禦史羲子婦,以賢孝傳。
阮承裕,字衣穀,號溶江,諸生。性孝友,篤於鄉,稱長者,著有《德星堂文集》。子嗣興,字Ф香,為人慷爽,好遊山水。
江嘉理,字文密,徽州人。美須髯,性豪邁。工書,善烹飪。精於醫,得小兒瘍痘秘法。與分司楊廷俊友善。子貫誠,以醫傳。婿宮廷,泰州舉人。廷俊字西亭,有經濟才,不識一字,熟於史事。
董洵,字小池,囗囗人。工詩,善篆書,精於鐵筆。往來揚州,多重之。
文元星,字城北,工詩,城南人多從之遊。城南王丸林,字希亭,磊落瑰奇,熟於史事,與陳嘉蕙、王晉藩以藏書稱。
淮南藏書家以呂四劉氏為最。劉椿齡字華蔭,囗囗字貢九,皆如皋名諸生。
通州有楊世倫、徐淩萬、蘇子揚三家,石港有周步文、張繼堂二家,孫汝寅家有王羲之墨跡。
汪坤,字元至,號玉屏,旌德人。上詩,廣交遊,嚐於揚州集詩人為會,刻有《吟香館合稿》。會中李天,字九淵,號疲仙,窮而工詩;汪俊,字傑士,號碧峰,工詩畫;湯振家,字紹先,號繡穀;蕭炳,字永著,號晴岩,吳仁煜,字春陵;李澍,字澍千,號漁莊;張Α字子貞,號老薑,工詩畫;秦昱,字德明,號岑棋;李桐,字於湯,號琴軒;許善,字鬆圃,胡保泰,字東山,山陰人;葉建侯,字冠伯,號春屏,丹徒人;查善,字楚珍,號大其,海昌人。李嗇生教授為之序。
巴源綬,字金章,歙縣人,慰祖之兄。少時有鄰女夜奔者,閉戶拒之。鄉裏稱盛德。長來揚州,以鹽起家。好遊湖上,家有畫舫。子樹恒,字士能,世其業,運鹽場灶,多奇計。
洪錫恒,字得天,號芰塘。年十二,成諸生,稱神童。工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