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公園,一位老者正彎腰拿餐巾紙擦拭著石凳:“唉,中國人啊,就這個素質,你瞧瞧,口香糖渣塗在這裏,叫人家怎麼坐?”又過來一位老人,顯然彼此熟識,見狀,他立定了說:“老張啊,話不能這麼說,你我也是中國人,可從來不會這麼做,依我看,都是年輕人幹的,現在的年輕人,這素質啊,沒法說。”
聽著兩位老人的話,不禁有點感慨。小小的一塊口香糖渣,牽涉到了兩個不小的群體——中國人,年輕人,雖然,把口香糖渣留在石凳上的行為人應該隻有一個。
不知道口香糖的主人是老是少是男是女,更不知道他如果聽到兩位老人的話會作何感想,但有一點明白,他也許不會料到,自己這個也許不假思索的動作,居然會給兩類人臉上抹黑。
不能怪兩位老人簡單地以此及彼吧?事實上,這樣的推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運用著。
剛剛進某地的一個論壇,看到有人發了個“×縣的風俗和人的素質TMD差到極點!!老子實在受不了了!!”的帖子,為了一個停車位的事把×縣全給否定了,傾刻間,群起而攻之,TMD不絕於耳。最後,又有好事者下了一個判斷,曰:網上沒有一個好東西。就因為“TMD”三個字母,“一網打盡”。
想到了那句令人惡心的俗話:“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前麵那個“一”常常被人忽略不計,它太小太微不足道;可後麵的那個“一”呢?
一個人,一件事,在大千世界裏,微乎其微。然而,也正是這個人,這點事,時時刻刻影響著別人甚或影響到一群人。
一個警察違紀了,人們會產生聯想;一個黨員犯法了,人們會產生聯想;一個幹部貪腐了,人們也會產生聯想……為什麼?道理很簡單,“一個”雖小,它卻代表著“一群”,甚至代表著“全體”。
如果我說,我不是警察也不是黨員更不是幹部,哈,我代表不了什麼,也許你會覺得這很正常;可要是我說我不是人我代表不了人呢,你會不會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