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暑假記事2與弟弟的相處
鄉村的早上是忙碌的,一大早起床梳洗完畢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生火。鄉下做飯都是用柴火在灶台裏點燃燒著了煮飯的,而且煮的過程也不像現在用電飯煲或高壓鍋類的簡便和快捷。
做飯妮子還不會,所以是由妮子奶奶做,對於這種隻需在廚房打轉的活來說,她老人家還是能勝任的。
首先,生著火以後,在鍋裏加上水,至少要一大半鍋的水,燒至七八十度的時候,將米放進去,輕輕攪動,然後蓋上鍋蓋,隔大概二至三分鍾再攪動一次,攪動的目的是為了不粘鍋,另外還可以查看一下米的硬度,當煮到米變粗變軟,還未完全熟透之前,就要撈起來了,這時是最不易判斷的時期,如果撈早了,飯就會生硬。如果撈晚了,就成了一鍋稀飯,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嘴嚐一下,已經柔軟但又不稀爛就可以撈起,將米與米湯分開。
除了做飯以外,還要去菜園摘青菜。當然,青菜不一定非要早上去現摘,前一天的下午就可以提前摘回來,不過,妮子家除了下雨下雪天以外,隻要有時間,基本上都是第二天早上現采摘的,現摘的菜又新鮮又營養,摘回來之後洗淨,待飯蒸好以後就可以鍋上炒了。
摘菜洗菜的任務是妮子的,做完這些,還有一大堆全家人前一天換下的衣服要洗,妮子家門前有一條小溪,這條小溪大大地方便了生活。洗菜、洗衣都是在這裏,水是流動的,青石的石板立在岸邊,一棵粗壯的楊柳歪斜著樹幹伸展開來,剛好遮住耀眼的太陽,如果是下雨天,也可以遮住星星點點的雨滴,起風時帶來陣陣涼風,真是愜意。妮子很喜歡這棵楊柳。
妮子從小溪清洗完衣服回來,再把這些衣服分別晾在鐵絲上,大件的就用衣架撐起,衣架是妮子爸爸用鐵絲做的,小件的直接晾在鐵絲上。
妮子做完這所有的時候,奶奶的早飯也差不多做好了。
“妮子,去河堤上叫你弟弟回來吃飯。”奶奶在廚房裏叫道。
“哦,他一大早不在家又跑出去了啊”妮子聽到有點頭疼和生氣。
“一大早就跑了。”奶奶對這個頑皮的孩子似乎也無奈。
“哼,吃飯都不曉得回來,還要人去叫他。”妮子不情不願地挪動步子朝河堤上遊的地方走去。
撲騰、撲騰,好幾個孩子在玩水玩得正歡,老遠都聽得到他們的歡笑聲。
童年還真是好,無憂無慮,妮子不禁感歎起來。
繞過一個個小男孩的身旁。左右觀望著,孩子還不少,大概一二十個,這附近的小男孩差不多都來了,小的四五歲,大的十來歲,都有。
咦,怎麼沒看到弟弟的人呢?
抓了一個熟悉點的小男孩,問他:“你見過小東嗎?怎麼沒看見他啊。”這個小男孩是和弟弟經常一起玩的夥伴,妮子猜想他應該知道弟弟在哪兒。
“他在那。”小男孩一指前方。
妮子朝著他指的地方看去,天啊,弟弟竟然在水裏。這個家夥玩竟然玩到水裏去了,往年的這個地方經常有聽說有溺水的人,真不怕死,不知道水是很危險的嘛。
朝弟弟大聲喊道:“喂,小東,你在水裏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