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英雄誰不喜歡?
但英雄都是戰無不勝的神話,顧秋想做的是真實的,跟其他人一樣有血有肉,會受傷會死掉的人。
他不願太高調,但也不想一直蟄伏著不出頭,畢竟終極任務的目標在哪擺著,所以,隻能是慢慢的來。
以自己現在的實力,在鬆江縣絕無問題,但天下這麼大,他相信能秒殺自己的人絕對存在。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他知道這點。
………………………………………………………………
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摩天嶺地勢極高,還有些冰雪未融,從山腰往下卻是一片春意盎然,萬木抽枝,百草盛茂,野花鋪滿了一路山道。
白雲觀外,斷崖孤石上。
此處已經成了顧秋專用練功地點,晨朝夜半時,都在此吐納洗練內力,吸初升紫氣,納月下光華。
摩雲嶺靈氣極足,就是不會武功之人,在此久住也可健康長壽。若要比較,武俠小說中的昆侖福地,終南山脈都比不上此處,練功效果更是事半功倍,比之古墓派的寒玉床更甚。
故此,顧秋原本隻有基礎內功打底,加上練習半年多的全真心法,卻有著一身像練了幾年一樣的精純內力。
七十二小周天搬運完畢,顧秋長籲一口氣,氣勁在手足三陰三陽、五髒六腑間環繞一圈,吐出口中,碰到山中寒氣,立時化作一道白色氣霧,綿長不絕,隱有風嘯雲雷之音。
顧秋睜開眼,心中喜悅。
還差一步,再練些時日,將百會和湧泉上下相交,小周天就成了。
周身氣脈全通,就進入大周天的境界。
大周天分兩境,一是搬運氣勁在全身經絡大循環,二是將人體之氣與天地自然之氣相互交換,也就是傳說中的先天!
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天人相合則活,天人相離則死,先天之境就是將體內周天氣血之運行和體外人天之氣的交換。
這本是每人天生具有的本能,但是人一出世,便沾了塵世濁氣,體內氣脈閉塞,失了這項本事。
氣足而自通,到了先天境,周天氣血運行,既可隨心調動,亦能自動運行。也就是說,平日無論行、坐、睡覺、吃飯,都在自動練功。
生來練功,隻要不是太奇葩,練個幾十年,都能打通全身經脈。但最後天人相合,溝通天地之氣的那一下,靠的卻是悟性。
很多高手最後都卡在這道門檻,抱憾而死。
想得太遠了!
此時旭日已升,坐在孤石上,那一輪紅日似近在眼前,放著萬丈光芒,照的全身熱流湧動,似在熱泉中一樣,舒坦非常。
顧秋站起身,晨功完畢。
回到道觀,碰巧小重小丫也剛剛回來。
現在兄妹三人已不在一處練功,弟妹的資質遠比自己高,加上每天為他們講解各種武學原理和自己的理解,倆人都是舉一反三一通百通,很快就把老師甩在腦後。
所以,顧秋也不擔心他們,各有各的緣法,各有各的道,自己隻在總體上把握一下就可。
要說三個人的特點,都是很重氣勢,但又有不同。
小丫的速度讓人絕望,招式用的最巧;小重則有種大開大合,劈開一切阻礙的霸氣;顧秋將二者結合,看似平凡不顯,實際氣度暗生。
斬狼王之後,三人好一陣沒下山,縣裏也漸漸平息此事。
每天練功、吃飯、睡覺、練功……周而複始。
小重的負擔要多一點,因為還要負責做飯,也耽誤了不少練功時間。小重毫無怨言,反而樂在其中,但顧秋覺得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
於是,跟弟妹交待一聲,顧秋便下山,想尋個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