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猴子村長(2)(1 / 3)

雨水順著猴子金色的長毛往下淌,有猴子順著脊背為對方捋水,捋一把將掌上的水甩幾下,動作與人十分相近。一隻大猴在各個家族間遊走,應該是這個群落的統帥,它很有風度,不慌不忙地巡視著他的臣民,走到哪棵樹下,哪棵樹下的猴子便紛紛起立,迎接它們的王的到來。猴王摸摸這個的腦袋,拍拍那個的肩,於是那些被摸了腦袋拍了肩的便很有了光彩,更加巍巍站立,目不轉睛地望著它們敬愛的王。猴王在哪棵樹底下坐下,這個家族立即受寵若驚般地一通忙亂,母猴們趨近上前,搔首弄姿,極盡殷勤,公猴遠遠站立,畢恭畢敬,不敢造次。一隻小猴,淘氣攀樹,從樹枝上掉下來,一聲尖叫,整個猴群為之所動,轟地一下圍過來,將小猴圍在中心。猴王走過來,撥開眾猴,將小家夥抱起來反複驗看,確認無傷,背上它上樹去了。

岩石底下一民工感慨地說,頭回見,簡直跟人一樣啊。

奉山老漢說,你以為?你們年輕人沒見過的多了。奉山老漢說這些猴子今天到營盤梁絕不是白來,是給烈士送行來了。七十年前它們為這些人送過葬,為這些人整整哭泣了一宿,是多麼仁義的東西啊,人都沒做到這一步!

有誰說,死在這兒的也不全是紅軍。

奉山老漢說,可他們全是人,有血有肉,有家有室的人。猴子們不管你是哪撥的,是什麼黨,就像人對猴子的分群不感興趣一個道理,無論是猴還是人,都是太陽底下的活物。

長社覺得奉山老漢說話沒有把門的,在老漢的嘴裏,革命和反革命、人和畜生被攪成了一鍋粥,都成了“太陽底下的活物”,什麼話!憑這一點,老漢就永遠當不了村長。

雨下了近兩個鍾點才慢慢停住,到處都濕漉漉的,父親來到土坑前,將一塊老舊的包袱皮在濕地上鋪了,再次進到坑裏,從泥水中將他認定的骨殖一塊塊撿出,小心翼翼地放在包袱皮上。長社看見父親的雙腳踩在髒臭的水裏,褲管濕了大半截,花白的頭發在坑沿一起一落地,心裏很不落忍,他要替父親幹一會兒。父親不讓,父親說這該是兒子幹的事,他到今天才來,已經很對不起他的父親了。

長社隻好和大家一樣,站在坑口上看,被撿出來的骨頭已經糟朽,橫七豎八地支棱著,長社想象不來,這些帶有濃鬱黴腐味兒的亂七八糟骨頭,會和一個鮮活的生命聯結在一起,會和他,侯家坪村長侯長社聯結在一起。

多麼的神奇,多麼的不可思議。

許久,父親才從坑裏上來,跟奉山老漢一塊兒擺弄那些骨頭,一塊一塊地數,最後說還差兩塊鎖子骨,又下到坑裏去找。

父親要把祖父完整無缺地帶回去。

那群猴子不知什麼時候跑得沒了蹤影。

有人說長社的祖父早就是地下黨,是紅軍在儻駱道上的交通員,漢中宋掌櫃的藥鋪是共產黨的秘密聯絡站。侯家祖父若活著,論資格,再差也應該是中央級別的人物,可惜死得太早,讓侯家的子孫沒得著濟。而今,“中央級別”的孫子侯長社在秦嶺深山當著村長,每日的工作是催糧要款,組織生產,計劃生育,興修水利,管的是雞毛蒜皮,家長裏短,想想似乎不太合適。現在中央級幹部的孫子哪個還在家鄉當村長呢,一個也沒有。

鄉親們議論,長社的提拔也就是明年的事,不談家世,單說能力,能跟長社比的也不多。侯家坪雖然窮,但長社領著大夥在努力地幹,種山茱萸苗子,點木耳,栽天麻,再等三五年就能見成效。三五年後的侯家坪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在經濟上提不起來,那時他們的村長說不定早就提拔到縣裏去了,有能力的人哪兒都想要。這樣的說法在村裏傳得很開,大家說這話的時候也不避諱長社,長讓聽了就裝著沒聽見。

骨頭背回來了,小包袱一直在堂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前供著,祖父的新墓由縣民政局撥款,建在侯家屋後的坡上,在院裏一抬頭就能看見。山裏有漢白玉礦,就地取材,沒花多少錢,隻用一個月便修成了。寫墓碑時候,在“紅軍戰士”和“革命烈士”的叫法上,長社和父親頗有分歧,父親主張前者,長社讚同後麵,最終還是依了父親的,因為墓裏要埋葬的畢竟是父親的父親,不是長社的父親。雖隻是遺骨,長社父親還是堅持做了很正規的棺材,下葬的時候,父親將那些骨頭按順序一塊不錯地擺了,蓋上了紅棉被,又將祖父那杆老式獵槍放了進去。這杆槍原本應該隨同村裏許多獵槍同時上繳,因為屬於革命文物,再說也壞得不能用了,破例留了下來。有時候村裏小學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就將槍借去,成為很重要的教具。所以,村裏無論是誰,對這杆槍都非常熟悉。長社看父親將革命教具也埋了,便揶揄說,背著槍到那邊還要接著打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