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漢豐鎮高市村向世春的家中時,兩棟連在一起的兩層樓房立即映入眼簾。樓房前是一片水泥地的大空場,周圍豎起了護欄。一個身著牛仔褲的高瘦男子正在張羅著茶水,他便是向世春。
今年40歲的向世春告訴我們,他們家兄弟三個,以前都在廣東打工,他和哥哥在廣州新堂,弟弟在東莞。在他返鄉後,哥哥仍在新堂勉力支撐。上過職業學校的弟弟的情形還比較好,在東萗一家台資企業做經理。
向世春迄今還記得他啟程前往廣州打工的日子——1994年的農曆臘月初六。那一天,他和十幾個同鄉一起坐上了前往廣州的列車。在這個大都市,他一呆就是十幾年。在2005年開始自己當老板前,向世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打工仔,工資不高,但天資聰穎的他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積累經驗。終於,在有了十多年的資金和經驗的積累後,向世春和妻子一起辦起了一家服裝加工廠。
向世春的工廠一度雇用了60多名工人,夫妻倆則既當老板,又當出納、會計和采購。一開始生意好時,向世春夫婦一年賺過20萬元。然而,自去年6月起,服裝生意開始急劇下滑,向世春在新堂苦苦支撐了幾個月,到了12月底終於支持不下去了,工廠被迫關門。此時,雖然其他客戶還欠他12萬元錢,但要追回這筆錢已成泡影。2009年元旦那天,向世春返回了開縣。
說起這次創業經曆,向世春顯然很心痛,眼中一度閃過淚花。畢竟這兩年他和妻子為之付出了太多心血。現在,一切都付之東流。
然而,在失落的同時,向世春並沒有後悔這段創業經曆,畢竟他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是無法預料的。
雖然經曆幾次挫折,向世春首先想到的還是再次創業。他拉回了在廣州的機器設備,春節剛過,他又在家鄉建起了一個小型服裝加工廠,慢慢恢複生產和積累資金,現在他的服裝加工廠逐漸走上了正軌,聯係到了原來的一些客戶,他相信再過一段時間,工廠就會紅火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