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朝興:“我想養800籠兔子,最想搞個農家樂”。
都說山路十八彎,不過從開縣縣城到趙朝興的家不知要經過多少個十八彎,有些地方的彎度竟達180度。我們坐在車裏,提心吊膽地沿著盤山公路繞了半個多小時,終於來到了海拔約1200米的漢豐鎮南元村。趙朝興家的土房子就在這裏。
一個四十來歲的樸實漢子,個子不高,一邊憨厚地笑著,一邊用有些豁口的搪瓷缸給我們每個人砌了杯茶,這就是返鄉後搞起養殖業的趙朝興。坐在門前的小木椅上,看著遠處的群山,趙朝興說起自己返鄉創業的經過,眼神裏有些迷芒。
2008年7月之前,趙朝興在重慶中縣做中藥材生意。去年底,因為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生意做不下去了,不得不回到家鄉。由於開縣有搞養殖業的傳統,趙朝興決定辦個養殖場。他是個做事謹慎的人,起先隻養了200隻雞,采取散養的方式。由於是綠色無汙染的土雞,春節期間這些雞以每隻60元的價格全部賣出,趙朝興小賺了一把。在嚐到甜頭之後,他把目光轉到養兔上。因為兔子繁殖很快,利潤更大。
不過,趙朝興創業很謹慎,這次他隻買了15隻種兔回來試養。現在這些種兔已經繁殖到近兩百隻,估計一隻種兔能以90元的價格賣出。這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也讓趙朝興的膽子大了起來。
現在,他一邊參加縣扶貧辦舉辦的養兔技能培訓班,一邊利用“土地流轉”政策向村委會租借了6畝地,每畝租金500元,租期十年,主要用途是建兔圈、種兔子吃的草,以實現他的“養800籠兔子”的目標。事實上,當天我們在趙朝興的家裏看到了他自己砌的兔圈,雖然不大,但已初具規模,預示著趙朝興離他的目標越來越近。
對趙朝興來說,實現這樣的目標也不容易,因為至少還需要投入大約10萬元的資金,而他的手上沒有這麼多錢。現在他準備申請政府針對返鄉創業農民工推出的貼息貸款。對此他有些擔心,因為需要找到一個公職人員作擔保,而且對貸款人的資產也有一定要求。不過,趙朝興說,打過工的人有困難不怕,如果資金能到位,他更願意在家鄉創業。這樣不僅能和家人天天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對他來說,無論走到哪兒,他都是開縣人,他喜歡在自己的家鄉生活。
眺望著遠處的群山,趙朝興的目光突然一亮,他指著附近的山告訴我們,那裏是開縣的森林公園,旅遊的人很多。在“800籠兔子”目標實現之後,他想在森林公園附近挖個魚塘,搞個“休閑垂釣”的農家樂供遊客來玩,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與旅遊資源。
從賣中藥材到養雞,從養兔、養魚到搞“農家樂”,趙朝興正在一條不平坦但又堅實的農民工創業道路上走著,憑著堅韌與樂觀,相信他會走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