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安二十七年秋,契丹梁王聯合柔然可汗,率步騎二十餘萬眾,大舉南下,戰火紛飛,一路從武川、平城、懷朔,乃至於到了保定門口。
京師一片嘩然,諸公皆惴惴不安,有提議南遷東都者,被大司馬將軍元榮拉出斬首示眾,遂歸於平靜。
七日後,高歡率兩千精騎在西鎮大破遼軍、斬首過萬,元榮稱其為“蓋世將才”,上表為其請封,帝允之。
五日後,高歡深入一千公裏,搗其王庭,奪回漢兒數萬、牛羊馬匹數十萬餘,威震四方,京師上下一片歡慶之色。
十日後,高歡在西鎮與遼軍決戰,破敵數十萬、俘獲牛羊馬匹無數,陣斬柔然國相、生擒柔然可汗,打得梁王倉皇逃竄,解決大魏數十年的邊境之擾。
帝大喜,遂與重臣商議良久,將任職詔書交於大司馬將軍元榮,親臨懷朔,並召高歡夫婦入京述職……
…………
雨過天晴,一輛其貌不揚的馬車駛進了懷朔中鎮。
一進城池,馬車便被擁擠的路況擠在了路邊,隻能緩慢的向前驅動著。
波濤洶湧的人群將馬車團團圍住,人來人往的行商與住戶構成了一條龐大的貿易線,並逐漸開始生根發芽。
“嗬,晉陽侯覺得這裏比之大都如何?”元榮拉開帷幕,饒有興致的看著外麵熙熙攘攘的人群,對於一旁的女子問道。
穿著常服、麵色平靜的元樺搖搖頭,聲音清冷的說道:“不及大都之繁華。”
“倒也是,不過對於一個重鎮來說還是很繁華了,朝廷的這位戍守看來很有一番手段。”元榮看著外麵一對正在交易的契商漢客,笑嗬嗬的說道。
“嗬,擁兵自重,一亂臣罷了。”元樺冷冷的說道,目光掃過一旁巡邏的精銳騎兵,心中愈發的不滿。
元榮不置可否,心中對這位戍守有了一絲好奇。
不久後,馬車行駛到了渤海高府門前,身穿黑色官服的高歡早早的在門口候著了,對著下車的兩人長鞠一躬,將兩人引進了大門。
…………
“本朝自太祖定都之始,受其奚契蕃屬困擾已久,卿之壯舉,震大魏之節氣,功不下昔日衛霍!
今加封高歡為六鎮戍守,都督六鎮內外軍事、驃騎將軍、太子少保、太常卿,晉為渤海侯,賞金千兩、銀萬兩、蜀鍛絲綢千匹……
畢,特此詔示。”
“臣接旨,陛下天恩!”
高歡對著聖旨又是一拜,這才恭敬的從元榮手中接過詔書,小心翼翼的收了起來,開始和元榮等人交談。
“高戍守當真是少年英雄!是我鮮卑子弟的榜首,當真是霍侯轉世啊。”元榮笑嗬嗬的誇讚道,說的自然是高歡在戰場上的壯舉。
兵貴神速的道理誰都懂,但千百年來能玩好的並不算多,高歡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
無論元榮有什麼其他的目的,僅在用兵這一點上,他確實很欣賞高歡這個後起之秀,也起過想要納入麾下的心思。
可惜,正式進入大魏權力中樞的高歡已經不是單純的將領了,讓他不得不望而卻步。
“過獎,大將軍兵起晉陽,隨陛下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乃當世將帥之首,歡自愧弗如,不敢居功。”高歡謙遜的說道,時不時瞥向一旁的元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