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產褥期要注意的細節(5)(2 / 3)

321.產後身痛

產後身痛,即婦女產褥期間出現肢體疼痛、麻木,又可稱為“產後關節清”或“產後痛風”等。

產後身痛的發病原因多為血虛,如產時失血過多,使筋脈關節失於濡養,以至肢體、關節麻木或疼痛;風寒,產後氣血俱虛,風、寒、濕邪侵入,留滯經絡、關節,氣血受阻,不通則痛;腎虛,素體腎虛,因產傷動髒腑,產後氣血俱虛,胞脈失養,致腰痛。

本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產後肢體疼痛、麻木,局部無紅、腫。本病應與風濕身痛鑒別。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病症也不同,如血虛型,臨床表現為遍身關節疼痛,肢體麻木,頭暈心悸,舌淡紅,少苔,脈細無力;風寒型,臨床表現為周身關節疼痛,屈伸不利,或遊走,或劇痛宛如錐刺,或肢體腫脹、麻木,步履艱難,得熱則舒,舌淡,苔薄白,脈細緩;腎虛型,臨床表現為產後腰脊疼痛,腿腳乏力,或足跟痛,舌淡紅,苔薄,脈沉細。

臨床治療多采用以下方法:

(1)辨證施治

產後身痛以調理氣血為主,所用方劑為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雞血藤15克,當歸12克,秦艽10克,桑寄生15克,大棗5枚,生薑3片,日1劑,水煎服;

風寒引起的身痛以養血祛風、散寒除濕為主,所用方劑為獨活寄生湯:桑寄生15克,獨活10克,秦艽10克,白芍12克;

四物湯養血和血:當歸12克,黨參12克,細辛3克,川芎12克,甘草6克,防風10克,牛膝10克,杜仲15克,桂心10克,水煎服,日1劑;

產後腎虛引起的身痛,以補腎、強腰、壯筋骨為主,所用方劑為:當歸12克,獨活10克,肉桂10克,防風10克,生薑3片,川斷15克,川芎10克,桑寄生15克,杜仲15克,水煎服,日1劑。

(2)藥膳治療

歸芪羊肉湯:黃芪30克,當歸30克,生薑15克,羊肉500克。羊肉洗淨切塊,當歸、黃芪用幹淨紗布包好,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煮至料熟,去藥渣,分次服食,連服3~4日,適用於氣血虛弱型。

黑豆糖粥:粳米250克,黑豆250克,紅糖適量。先煮黑豆、粳米粥,後加入紅糖,分多次服食,適用於氣血虛弱型。

(3)外敷法治療

辣椒葉適量,酒少許,將辣椒葉洗淨搗爛,炒熟,將酒頻頻灑在上麵,趁熱敷於痛處,並用布束之;白胡椒15克,杉木炭30克,共研為細末,用糯米稀粥趁熱調成糊狀,候溫,敷於患處,外用塑料布裹好,繃帶包紮。

(4)西藥治療

可口服解熱鎮痛劑,如消炎痛(吲哚美辛)、保泰鬆、腸溶阿司匹林等,並且還要適當補鈣,可服用葡萄糖酸鈣、乳酸鈣等。用時請遵醫囑。

(5)中成藥治療

壯腰健腎丸、小活絡丹、雞血藤膏、養血愈風酒、婦科毛雞酒、麝香追風膏、香桂活血膏。用時請遵醫囑。

產後出現身痛,除了要根據實際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法外,平時還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身體鍛煉,保持精神愉快,並注意居住環境的衛生,注意起居冷暖,慎避風寒。

5.產後將養

322.產後將養

將養,就是休息和調養,使人健康長壽。月子裏的將養,是指產婦分娩後,由於機體功能暫時失調,身體虛弱,抵抗力弱,需要在產褥期內將息調養,使之恢複正常。

產後將養是中國民間長期流傳的風俗習慣。其理論基礎來自古代中醫婦科專家和養生專家的經驗指導,並在民間逐漸豐富、發展和流傳,形成一套係統的將養方法。這些科學的將養方法,由於長期在民間廣泛流傳,難免發生一些歪曲或錯誤,致使將養失宜,危害身體健康。如民間流傳說:“產婦不能梳頭、洗澡、洗腳,若有所違,老來定患頭風、頭痛、身痛”;有的說,“產後不可以下床,若下床活動,日後多患全身筋骨疼痛”,“產後不包頭,老來患頭風”;有的說,“產後吃青菜(泛指蔬菜),老來胃疼、胃寒”。這都是極不科學的。

323.月子裏將養的內容

產後將養內容很多,大體上包括5個方麵:

①產婦要注意休息,以保養和恢複元氣。

②因產後脾胃虛弱,必須注意飲食調理,不但要進食富於營養的高蛋白食物,更需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身體素質弱者,還宜搭配一些藥膳,並忌食過鹹、過酸、生冷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③產後應保持精神愉快,避免各種不良的精神刺激。

④要注意調適寒溫,隨時預防寒濕熱侵襲。

⑤產後必須注意清潔衛生,勤換衣被。

324.月子裏休養的條件

產婦的臥室應是冬天要溫暖,夏天要涼爽,做到空氣流通,經常保持空氣新鮮,空氣新鮮才利於休息。臥室通風,要根據當時氣候和產婦的體質而定,但產婦應注意避開風口,不要吹過堂風,也不宜在電扇近處吹,避免感冒受涼。臥室須經常灑水清掃,保持清潔整齊。室內用具應擺放整齊,再擺放些鮮花、盆景,令人心情舒暢。

產婦臥室應保持安靜,避免過多親友入室探望,以免影響母嬰休息,使空氣汙濁,把病菌帶入,易引起母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