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產婦待產時忌害怕和精神緊張
某市醫院對產婦產前的心理進行了調查,結果是,在接受調查的1240名待產婦中,有各種心理負擔的竟占87.8%。各自的心理負擔輕重程度不同,主要是對分娩存有害怕心理,怕難產、分娩疼痛、生畸形怪胎、新生兒性別不盡如人意等;其次是精神焦慮不安和情緒緊張。當調查詢問到臨產時最需要什麼時,大多數人的回答是一致的,即迫切希望自己最親的人——丈夫或母親守護在自己身邊。
產婦臨產時的心理負擔不容忽視。臨產婦的情緒對能否順利分娩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要特別重視產婦的心理保健。這個工作需要醫務人員去做,講解分娩的知識和安全性,同時,更需要家屬的積極配合,尤其是孕婦的丈夫,應該給予即將分娩的妻子以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針對妻子思想上存在的一些不必要的顧慮,耐心地解釋,特別是在妻子分娩期間盡量不要外出,要守在妻子身邊,做好妻子的心理安慰工作。作為產婦母親或婆婆,應該采取“現身說法”的方法給臨產婦解除精神負擔。特別是對生男生女親人都不要表態,應該說,生男生女都是家裏的好寶寶。家裏的親人通過做細致的工作,可給產婦創造一個安靜、輕鬆的臨產環境。那種為生男生女給產婦施加精神壓力的做法,不僅無濟於事,而且會給本來思想負擔就很重的產婦火上澆油,使其精神更加緊張,容易出現意外。
產婦過於緊張或恐懼,還會引起大腦皮層失調,往往使子宮收縮不協調,子宮頸口不易擴張,產程就會延長。孕婦精神輕鬆,子宮肌肉收縮規律協調,宮口容易開大,就會使產程進展順利。另外,精神過度緊張的產婦往往不會利用宮縮間隙時間休息,休息不好,飲食就少,在分娩過程中得不到充分熱量和水分的補充,就不能滿足分娩期消耗的需要,容易疲勞,延緩分娩進程;或者不能正確使用腹壓,影響子宮協調有力地收縮,妨礙胎兒的順利娩出。所以產婦禁忌害怕和精神緊張。
302.產婦入院忌過早或過晚
正常的產婦入院應適時。入院太早,時間過長不生孩子,就會精神緊張,也容易疲勞,往往引起滯產;入院太晚,又容易產生意外,危及大人和小孩生命。一般來說,出現以下征兆後入院比較合適。
臨近預產期
如果平時月經正常的話,基本上是預產期前後分娩。所以,臨近預產期時就要準備入院。
子宮收縮增強
當宮縮間歇由時間較長轉入逐漸縮短,並持續時間逐漸增長,且強度不斷增加時,應趕緊入院。
尿頻
孕婦本來就比正常人的小便次數多,間隔時間短,但在臨產前會突然感覺到離不開廁所,這說明胎兒頭部已經入盆,即將臨產了,應立即入院。
見紅
分娩前24小時內,50%的婦女常有一些帶血的黏液性分泌物從陰道排出,稱“見紅”,這是分娩即將開始的一個可靠征兆,應立即入院。
高危孕婦應早些入院,以便醫生檢查和采取措施
①妊娠合並內科疾病,如心髒病、肝腎疾患等。
②過去有不良生育史,如流產3次以上、早產、死胎、死產、新生兒死亡或畸形兒史等。
③本次妊娠出現某些異常現象,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羊水過多、羊水過少、前置胎盤、胎位不正(臀位、橫位)等。
④有其他特殊情況。如高齡初產、身材矮小、骨盆狹窄等,這些高危孕婦一般要在預產期前兩周提前入院,等待分娩。
303.產婦在臨產前忌憋著大小便
有的產婦臨產前準備不足,往往憋著大小便上產床,這樣對安全分娩是不利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應保持每2~3小時排尿1次,才會“輕裝上陣”,有利分娩。產婦在臨產前排盡大便,有利於宮口擴大,便於胎兒下降,還可避免因腹壓增加而造成產婦不由自主地將大便溢出,汙染外陰,減少引起產道細菌感染的機會。如果產婦在臨產前大小便不易排出,可通過灌腸和導尿的措施,使大小便排盡。
304.產婦可采取豎位分娩
以往我國在產婦分娩時多采用臥位,認為臥位可減輕勞累,輕視了采用豎位分娩的方法。現在提倡產婦豎位分娩。臨床證明,豎位分娩可以縮短產程,提高母子安全性。
所謂豎位或豎式產位,即在宮頸擴張期讓產婦走動,或采取坐位、站位。宮頸擴張又稱第一產程,即從有規則的子宮收縮開始到子宮頸口開全的那一段時期。原來是瓶口大小的子宮頸口,要在此期擴張到10厘米直徑,以便胎頭通過。宮口擴張期在初產婦約需要12小時,占整個產程5/6的時間,且疼痛、腰酸劇烈,為分娩過程中最難受的時期。如采用豎位分娩要縮短l/3的時間,這就是說,產婦所受的痛苦時間可縮短,危險期可縮短,痛苦程度和危險性也明顯下降。豎位分娩的好處:
能增強宮縮
站立時,地心對胎頭可增加1.3~4.7千帕(10~35毫米汞柱)的吸引力,從而持續擴張宮頸,並反射性地增強子宮收縮力。
改善骨盆和胎兒間的適應關係
產婦保持自由活動姿勢,使先露的胎頭能有更大的選擇角度,從而使胎兒與骨盆更相稱、更適應,並能采取最佳的位置通過產道,故能縮短產程,減少難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