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前列腺癌(7)(2 / 3)

根據腫瘤分期,可決定手術的適應證和適合於哪些病人:

(1)A期:如是局灶性,分化良好,細胞類型單純,可隨訪觀察,不必手術;如果細胞生物學活性級別高,年輕病人,或處於A2期傾向做前列腺精囊切除術。

(2)B2期:應爭取行前列腺精囊切除術,因為手術的治愈率比非手術治療高2倍。B2期患者由於其精囊侵犯率高達56%,故已不是根治性手術的最佳選擇。

(3)C期:無轉移證據、超出前列腺包膜的C期前列腺癌,特別是低級別的腫瘤,應爭取手術切除原發病灶。手術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和減少局部複發及並發症。若腫瘤已侵犯膜部尿道,或超過精囊與附近組織粘連,則禁忌手術。

(4)D期:原則上禁忌手術,除非腫瘤級別低、局部病灶能切除的病人,可斟酌決定手術。

一般年齡較大、體質差、合並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人,多采用會陰手術徑路;年輕、體質較好的病人,可采取經恥骨後前列腺切除術。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的主要並發症有:陽萎、完全性尿失禁、直腸損傷、尿道狹窄、淋巴水腫、血管栓塞等,因此,手術時應小心謹慎。

52.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治療前列腺癌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常用於治療因前列腺癌引起的膀胱頸梗阻症狀。

由於97%的前列腺癌位於外周區,且早期即可發生包膜浸潤,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隻能切除部分前列腺組織或癌組織,因此,該手術為非徹底性手術方式,無治愈意義,但它能夠預防尿毒症的發生,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質量。前列腺癌最常見症狀是下尿路梗阻,經尿道前列腺電切雖不能治愈前列腺癌,但可作為前列腺癌姑息性治療措施及解除其下尿路梗阻的有效方法,適用於已不適合行根治術的C、D期前列腺癌及年齡超過70歲、預計存活期小於10年且伴有明顯下尿路梗阻症狀或反複尿路感染、出血、尿瀦留、梗阻性腎功能不全和膀胱結石的前列腺癌患者。

國內有專家在應用該手術方法後認為盡管無法完全切除前列腺癌組織,僅作為一種姑息性治療手段,再配合術後給予雌激素、雌莫司汀、緩退瘤、放療或免疫等輔助治療手段,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治療措施。該手術解除了前列腺癌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特別是對於癌組織已侵及精阜及外括約肌者,由於不用刻意追求切除的徹底性,而隻需將後尿道切出一明顯通道即可,這樣可免除損傷外括約肌造成永久性尿失禁的可能,而且,前列腺癌病人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配合抗雄激素治療術後前列腺體積明顯縮小,所以本治療方法對於改善前列腺癌患者排尿困難有很大的幫助。

53.前列腺癌的冷凍治療

前列腺癌病人大多合並多種疾病,無法耐受開放性手術。而前列腺冷凍治療損傷小,效果與根治切除相同,為這類病人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

1964年Gonder等報道使用液氮經尿道摧毀動物模型的前列腺組織獲得成功。1966年此技術應用於臨床取得滿意療效。1968年Reuter首次使用內鏡下冷凍術,使前列腺冷凍術的安全性和臨床有效性隨之提高。Onik采用經直腸超聲引導和監測,經皮穿刺冷凍前列腺癌,為前列腺癌的治療提供了更準確、安全、創傷更小的方法。

(1)冷凍治療的機製:利用深低溫冷凍腫瘤組織,組織細胞產生生理或代謝性抑製,包括物理、化學和電解質變化,細胞功能受到損傷,繼而發生結構破壞,受冷凍的腺體組織、腫瘤組織壞死、脫落。冷凍還可導致局部組織內的毛細血管和小血管痙攣,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血液停滯。此外,冷凍直接損傷微血管壁,導致血栓形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引起組織壞死。

(2)冷凍治療的適應證:可適用於前列腺癌體積較大,全身情況差,不能耐受或無法根治性切除術的患者。

(3)冷凍治療的優點:創傷較小,操作簡便,禁忌證少,術中出血少。冷凍後組織反應較輕,愈合良好,腫瘤細胞壞死引起的免疫反應可使骨、肺等轉移病灶縮小。有人統計,經冷凍治療後其療效與根治性手術相似,5年生存率也相似。

(4)冷凍治療的缺點:主要是在治療後2~3個月局部變性才可轉變為組織修複階段,如出現暫時性的尿道皮膚瘺的並發症也將使患者恢複時間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