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招:讓生活多一些變換
如果每天在單位中做著同樣的工作,回到家裏還是按部就班地洗衣、做飯、收拾屋子,時間長了,必然會因為單調而感到疲倦。這時就需要開動腦筋,變換一下生活的方式。可不可以買本菜譜,嚐試著做一些新鮮的菜肴,或是找點理由,偶爾全家人來一頓燭光晚餐。每天定時定點看電視的時間是否可以改為出去散散步運動一下。到了節假日全家出遊一次。總之,隻要是能做到的都可以試一試,或許隻是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第五招:“胡思亂想”也能消除疲勞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胡思亂想”有助於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緊張疲勞,起到放鬆身心的作用。當你感到疲乏、困倦、無聊的時候就去胡思亂想吧。你可以想象著和老公一起又重新回到了蜜月中的旅行、想象著由於自己的工作業績突出,工資又長了一倍,想象著自己的寶寶一點一點長大……總之,你的思緒可以四處遨遊,隻要是快樂的,沉醉的。不過,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種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隻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補充而絕不是替代,因此要適可而止,不可本末倒置。
試過這幾招你會發現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樂趣,而工作就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的成為惱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體會工作中的成就感
在講如何體會工作的成就感這個問題時,先來看一下王林的例子:
內向的我在這家酒店的公關部屬於另類,我一向自知,和巧舌俏麗的其他女同事相比,沉默的我是篤定搶不來風頭的。於是,做美工的我專心地把工作做到近乎完美。陰錯陽差,部門經理跳槽後老板竟然認定塌實的我是最佳人選,就這樣我意外地成了公關部經理。任職不到一年,我幾乎被工作窒息了:公關部經理任務雜、要求高、應酬多,性格內向的我感到壓力重重,覺得很多時間精力都花在了無謂的事情上;對老板彙報時,拙於言談的我更是經常被問得啞口無言。從老板的臉色中我讀到了越來越多的不滿,而我也對這份工作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厭煩。
王林的困惑很多人都會有,在這份工作裏,他體會到的更多的是痛苦和麻痹,完全找不到工作的新鮮感、充實感和滿足感,找不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從前有一個小藥店店主,尋找了許多年,一直想找一個能幹一番大事業的機會。他痛恨自己現在的小藥店。每天早晨一起來,他就希望自己今天能夠得到一個好機會。然而,好長時間過去了,機會並沒有出現。他鬱悶極了,經常跑到花園裏去散心,任憑他的藥店在風雨裏飄搖。
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不免多少有點像這個店主。我們看見了別人的成功便會在無形中生起嫉妒之火,並且常常還會妄自菲薄,總以為別人的工作才是最好的,而自己總是看不到什麼希望。我們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功於運氣好,於是,總是夢想著好運能早一天降臨到我們的頭上。
但是幸運的是後來,這個藥店的店主戰勝了自己這種消極的態度。有一天,他這樣問自己:“我為什麼一定要把自己的希望,自已的奮鬥目標寄托在那些自己一無所知的行業上呢?為什麼不能在自己相對熟悉的醫藥行業裏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呢?”
於是,他下定決心擺脫掉自己以前的那種怨天尤人的心態,從自己的藥店做起,他把自己的這一事業當做一種極為有趣的遊戲,以此來促進生意的發展。他讓自己用那種發自內心的熱情告訴別人,他對藥店這一行有多大的興趣,他是如何盡量提高服務質量以使顧客滿意的。
如果附近的顧客打電話來要買東西,他就會一麵接電話,一麵舉手向店裏夥計示意,並大聲的回答說:“好的,博克夫人,兩條藥皂,一瓶三兩的樟腦油。還要別的嗎?博克夫人,今天天氣很好,不是嗎?還有……”他盡量想些別的話題,以便能和她繼續談下去。
在他和博克夫人通話的同時,他指揮著夥計們,讓他們把顧客所需要的東西以最快的速度找出來。而這時負責送貨的人,臉上帶著笑容,正忙著穿外衣。在博克夫人說完她所要的東西之後不到一分種,送貨的人已帶著她需要的東西上路了,而他則仍舊和她在電話中閑談著,直到等她說:“哦,先生,請先等一會,我家門鈴響了。”
於是他笑一笑,手裏仍拿著放話筒,不一會兒,她在電話中說:“喂,先生,剛才是你的店員給我送東西過來了!我真不知道你怎麼會這麼快,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我打電話給你還不過一分鍾!我今天晚上一定要把這事告訴博克先生。”
因為他那優質的服務,過了不久,幾條街以外的居民,也都舍近求遠地跑到了他們店裏來選東西。以至於後來城裏好多別的藥店都跑到他這裏來取經,別人不明白,為什麼偏偏他的生意會做得這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