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笑著解答道:“隻要抱著巨大的熱情對待每一個人,你就會從心底裏喜歡他人,從而在工作中體會到成就感,並發現其中的樂趣。如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那麼,工作中的一切團難,以及工作發展的所有問題,例如如何才能讓顧客更滿意、如何才能更加提高工作效率之類的問題,你都會很容易的找到改善的方法,這種習慣會讓你的工作變得更有成就,也更有意義。”
我們可以建議王林看一下這個故事,如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那麼,工作中的一切困難,以及工作發展的所有問題,都會容易地找到改善的方法,這種習慣讓你的工作變得更有成就,也更有意義。
那麼影響工作成就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什麼呢?
根據心理學家對組織行為的研究,一個人從工作中獲得滿足或成就感,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對心智有挑戰性的工作內涵、公平的待遇、支持性的工作環境以及支持性的同僚。
對心智有挑戰性的工作內涵:能夠提供各種任務、自由和回饋的工作,讓員工從中可以發揮他們的才華。如果這類工作內涵對心智的挑戰性適中,員工會感到快樂和滿足。但是如果工作的挑戰性太大,會造成挫折與失敗感。
公平的待遇:金錢與工作滿足的關聯性,不在於錢的多寡,而在於薪資的公平性。此外,員工也重視公平的升遷製度,升級使人承擔較大的職權與責任,提升社會地位。長期無法升遷及調薪讓人感覺沒有成長的機會,是許多員工離職的重要因素。
支持性的工作環境:大多數的員工喜歡離家近的工作,還有工作環境帶給個人的舒適感及執行工作上的便利性。當然,擁有一個獨享的個人辦公室(包括可遠眺美景的大窗戶、最好還有舒適的沙發)以及專屬的秘書,也是許多人工作成就的表征。
支持性的同僚:對大多數人而言,工作同時填補了我們社交上的需求。能夠與同事融洽相處,有幸跟到一個“充滿關愛眼神”的主管,甚至與經常聯絡的廠商或客戶建立不錯的交情,也是許多人每天樂在工作,獲得成就感的源泉。
性格與工作的搭配:除上述以外,一個人的性格若能與工作搭配,則其能力與特長正好符合工作的要求,較可能勝任愉快,所獲得的成就感也較大。
明確了這幾個影響工作成就感的因素,就不難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了。努力從這幾個方麵來滿足自己,充分調動自身的潛力,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工作出色了,有了業績,自己也產生一點成就感和優越感,也就有了工作的動力。工作做好了,也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工作起來也會想更上一層樓。
另外,工作的同時,努力為自己營造舒適的環境,這就包括很多方麵了,給自己的辦公桌收拾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綠色天地,而不是文件、文具到處都是,完全找不到一塊淨土,看到這樣的辦公桌誰都不會心情好,這是小的環境,大的環境就是自己周圍的衛生環境,要勤打掃、勤收拾,時刻給人幹練的感覺,不邋遢,不拖遝,不拖泥帶水,這樣的你隨時都會是幹淨利落的。
前麵已經講到了如何處理好同事之間的關係,這裏同樣要簡單強調一下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因為它也是影響你工作成就感的因素之一。在公司裏活得最不開心、工作做得最差的往往是那些人緣不好的員工。新員工學曆傲人,唯我獨尊;老員工資曆不淺,心中不服;事業一籌莫展的人總想和別人比個上下高低……這種複雜的人際關係會讓你感覺牽牽絆絆,難以充分發揮自身才華,造成抑鬱情緒,產生職業枯竭。
其實,給自己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就是為自己積累財富。心理學家告誡大家做人要把握以下“五不”原則:倚老不賣老;彈性不固執;幽默不傷人;關心不冷漠;真誠不矯情。所以放下架子吧,這樣你才能有成功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