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收購新公司是默多克激發雇員興奮起來的策略之一,他通過收購行動不斷將新鮮血液和新文化注入他的王國,對原來的工作崗位感到厭倦或覺得無聊的雇員,可以在公司其他部門找到新的機會和挑戰,由新團隊來革除弊端以及為資深管理人員帶來新的挑戰。
把堅持具體化
隻有那種堅持,堅持,再堅持的人,才能收獲成功,品嚐成功的快樂。
公元前523年,孔子29歲。相傳孔子這一年從山東跑到山西,向晉國著名音樂家師襄子學鼓琴。師襄子在音樂理論上有很深的造詣,聞名於諸侯各國。當時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論語》中曾記載了春秋時代樂官四散的情況。當孔子找到了師襄子後,他驚喜交加,拜師襄子為師,向他學琴。一支曲子學了10來天,師襄子對孔子說:“你可以學新的曲子了。”孔子說:“不,我隻是會彈,但奏曲的技巧、節拍還沒有掌握好哩。”又過了一些日子,師襄子又說:“技巧已學好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了。”孔子說:“不行,我還沒有領會曲中的誌趣神韻哩。”又過了幾天,師襄子說:“已領會誌趣神韻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了”。孔子說:“我還不知道此曲的作者及其為人的風采哩!”又過了一些日子,孔子才恍然有悟地說:“我現在想通了,此曲的作者是一個思想深沉的人,他性情樂觀,目光遠大,此人大概是周文王吧?”師襄子聽後大驚,十分佩服地說:“我們學的正是周文王的作品《文王操》啊!”孔子就有著這麼一絲不苟、孜孜不倦的堅持精神。
美國著名作家史蒂芬·金曾經住在拖車房屋中,周薪隻有60元。他的妻子上夜班,即使兩個人都工作,賺到的錢也隻能勉強糊口。
可金想成為作家。他夜間和周末都不停地寫作,打字機的劈啪聲不絕於耳。但他投稿的作品卻全給退回來了。
一天夜裏,他絕望地把原稿扔進垃圾桶。第二天,他的妻子把它撿了回來。“你不應該半途而廢,”她鼓勵他,“特別在你快要成功的時候。”
於是他把小說第四部寫完了,並把它寄給了湯姆森。這本書就是史蒂芬·金的經典恐怖小說《嘉莉》,它後來銷出500萬冊,並拍攝成電影,成為1976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法妮·帕斯特是美國著名電影劇本作家,她的成功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1915年帕斯特來到紐約,希望靠創作致富,並擬訂了一個計劃。在後來的4年中,帕斯特白天工作,晚上創作,心中充滿了希望,即使打擊一再降臨,她從不說:“百老彙,你贏了!”《星期六郵報》曾經36次退回她的同一部書稿。但她沒有放棄,用4年的時間開辟出了通向出版社的道路——因為她有必勝的信心與堅韌的毅力。出版社接受了她的作品,帕斯特一舉成名,從此,她的創作便一發而不可收,從而也得到了滾滾而來的財富。欲望和毅力給了帕斯特一個“紅蘋果”。
企業家缺乏毅力的直接表現就是在商場上幹什麼都是一暴十寒。大多數人經營開業之初,都能做一個優秀的開始者,但讓他持之以恒地幹下去,圓滿地完成自己當初願望的並不多。有的可以很好地幹一會兒,幹一陣子,但就是不能堅持幹下去,尤其是受到挫折時,便撒手不幹了。想起來再幹一陣子,幹一陣子後又不幹了。正因為這種人缺乏毅力,所以無法把工作做到家,當然也就無法享受成功的快樂。堅韌的毅力是走向成功的前提,人具有這種素質是其他任何東西所不能代替的。
不半途而廢,就需要堅持。最後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
笑對逆境
在每個人麵對逆境時,常常再周密完善的防範也不能完全杜絕危機的發生,隻是能夠減少它的發生。因為在人生中變數太多,有政治上的突發事件、經濟中的政策調整、法律上的變動,還有自然界的風險、市場需求風險、財務風險等,舉不勝舉。而這些複雜的情況也不是一個人能麵麵俱到地考慮到的,更不可能事事都能未雨綢繆,預先做好準備。那麼,一個人要順利地繼續發展,需有笑對逆境的能力。
化逆為順
逆境和順境的區分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從絕對來講,隻有自覺提高主體性的內環境才叫內順境,否則就是內逆境;隻有促進主體性提高的環境才是外順境,否則就是外逆境。從相對來說,不同的人的內環境不同,同樣的外環境,對於有的人是順境,有的人是逆境。對內外環境性質的看法不同,也即人的順商不同,環境的性質也就不同。外環境的變化,也會使人的內環境發生變化。和諧做人首先就是提高人的順商。
順商是人們把逆境轉化成順境的能力指數,用來測量每個人麵對逆境時的應變和適應能力的大小。
大多數人總是在遭受“打擊”之後才會醒悟。
隻有在到處碰壁的時候,我們才能學會人生的真諦。
“打擊”往往是人生的轉折點。
順商高的人在麵對困難時往往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毅力,鍥而不舍,因勢利導,變壞事為好事,實現自己的目的。
可口可樂的總裁古滋·維塔就是一個高順商的人。這個著名的古巴人,40年前隨全家人匆匆逃離古巴,來到美國。身上隻帶了40美金和100張可口可樂的股票。40年後,這個古巴人竟然能夠領導可口可樂公司,讓利潤在他退休時增長了7倍!整個可口可樂股票價值增長了30倍!他總結自己時,講了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即使走到了絕境,隻要你有堅定的信念,抱著必勝的決心,你仍然還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