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病痛,對於人來說,可能是生命的絕境,而駱駝卻可以坦然麵對,沒有絕望和無助。駱駝這種樂觀頑強的精神,給人很大的震撼和啟發。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如何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是相當重要的。心理健康專家一致認為,適應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正視現實”的心態和行為麵對挑戰,而不是逃避問題,怨天尤人。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能夠以正確的態度和行為麵對挫折與挑戰其實並非易事。我們可以看到周圍有不少人,他們或因工作、事業中的挫折而苦惱抱怨,或因家庭、婚姻關係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擊而產生輕生的念頭,生命似乎是那麼脆弱。
其實,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們能否以樂觀的心態來麵對是至關重要的。
在話劇界,有一位叫波爾赫特的著名演員,她在世界戲劇舞台上活躍了50年之久。但當她71歲在巴黎時,卻突然發現自己破產了。更糟糕的是,她在乘船橫渡大西洋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部傷勢很嚴重,而且引發了靜脈炎。
她的主治醫師認為,必須把腿截去才能使她轉危為安。可是,醫生遲遲不敢把這個可怕的消息告訴波爾赫特,怕她承受不了這個打擊。
出乎醫生的意料,當他最後不得不把這個消息說出來時,波爾赫特注視著他,平靜地說:“既然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就這麼辦吧。”
手術那天,波爾赫特高聲朗誦著戲裏的一段台詞,一副樂觀的樣子。有人問她是否在安慰自己,她的回答是:“不!我是在安慰醫生和護士,他們太辛苦了。”
手術後,波爾赫特繼續頑強地在世界各地演出,又在舞台上工作了7年。
有一位智者說過:“生性樂觀的人,懂得在逆境中找到光明;生性悲觀的人,卻常因愚蠢的歎氣,而把光明給吹熄了。當你懂得生活的樂趣,就能享受生命帶來的喜悅。”他還告訴我們,“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都會困主他;想解脫的人,天大的事情都束縛不了他。”
麵對生活或工作上的挫折,你要像波爾赫特一樣抬起頭來,笑對它,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今後會好起來的”。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靈魂,樂觀麵對未來是遭遇挫折時最好的自我安慰。在多難而漫長的人生路上,我們需要一顆健康的心,需要絢爛的笑容。
厚言悟語
用你的微笑趕走人生中的挫折。如果說挫折是人生的冬天,那樂觀便是通往春天的橋梁。既然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4、積極心態:迎難而上,沒有不可能
⊙心態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帶著愛、希望和鼓勵的積極心態往往能將一個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反之,帶著失望、怨恨和悲觀的消極心態則能毀滅一個人。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
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環境之中,長期以來,我們已習慣於認為是環境製約了我們。其實,真正製約我們的並非環境,而是我們的心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能否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直接影響著你最終能否摘取成功的桂冠。
心態一般可分為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積極心態能發揮潛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消極心態則排斥這些東西,奪走生活中的一切,使人終生陷在穀底,即使爬到了巔峰,也會被它拖下來。
對持消極心態的人來說,他們的口頭禪永遠是“不可能”,這已經成為他們的失敗哲學,他們“遵循”著“不可能”哲學,一直走向失敗,做什麼都不會成功。這個世界上不可能的事太多了。“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成為總統”,“我永遠不可能擁有一百萬”——人們常常被這種消極的心態支配著,導致大部分人一生毫無成就,而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曾經有一本非常暢銷的勵誌書——《方法總比問題多》,在1年多的時間裏再版19次之多,在網上能夠搜索到高達1100萬條的讀後感。這本書為什麼能夠如此受歡迎呢?
在眾多的讀者評論中,可以發現是因為書中有些理念引起了讀者的共鳴,成為了他們邁向成功道路的指向標:
“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隻是暫時還沒有想到方法!”
“隻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
“改變你的發問方式,‘絕不可能’就變為‘絕對可能’!”
其實,把這些擲地有聲的口號歸結成一條,就是:沒有不可能,要積極進取,把“不可能”變成“不,可能”!
隻要敢於蔑視困難,把問題踩在腳下,最終你會發現,所有的“不可能”,最終都有可能變為“可能”!
“不可能”隻是失敗者心中的桎梏,擁有積極心態的人,從不將“不可能”當作一回事。
曾經,航空業對個人來說,是遙不可及的,想要進入這一領域更是天方夜譚。但有一個人,打破了這個常規,他就是中國民航史上第一個民間包飛機的人——王均瑤。
1991年,王均瑤還隻是一個在湖南做生意的小本商人。春節前,他和一幫溫州朋友從湖南包大巴車回家過年,但長沙距溫州路途非常遙遠,且道路十分崎嶇,令他和他的朋友都苦不堪言。麵對漫長的路程,王均瑤失落地說了句:“唉!這汽車實在是太慢了。慢騰騰的,得走好幾天才能到家,真累啊!”
另一位老鄉聽了之後,嘲笑挖苦道:“飛機快,你坐飛機回去好了。”“對啊,我為什麼不能包飛機呢?”說幹就幹,王均瑤就這樣踏進了湖南省民航局的大門。經曆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後,王均瑤終於包機成功了。
1991年7月28日,25歲的王均瑤開了中國民航史上私人包機的先河,承包了長沙至溫州的航線,而這一天也是相當有紀念意義的。
10年之後,王均瑤又進行了一項石破天驚的舉措,成為民營資本進入航空業的第一人,他的均瑤集團投資18%的股份,成為中國東方航空武漢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這是國內首家參股國有航空運輸業的民營企業。
王均瑤真可謂“膽大包天”,在他的頭腦中,沒有“不可能”一詞。別人的一句玩笑話,反而成了他進取的一個目標,從而實現了“不可能”變“可能”的巨大轉變,也創造出一片“奇跡”的天空。
厚言悟語
在解決問題時,如果問題難度較大,很多人會對自己說“不可能”,然後不再努力,最終放棄。這樣做的人往往不是懶漢就是庸才。與此相反,一個擁有積極心態的厚道人,總是通過改變自己的發問方式,積極應對,最終將“不可能”變為“不,可能”,所以他們也最容易走向成功。
5、強者心態:感謝磨難,逆境學生存
⊙人的一生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而是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擾人的煩惱;既會經曆波瀾不驚的坦途,更有布滿荊棘的坎坷與險阻。在磨難麵前,畏縮不前的是懦夫,奮而前行的是勇者,攻而克之的是強者。唯有與磨難作不懈抗爭並頑強生存下來的人,才有希望看見成功女神的微笑。
一個人若想成為生活或工作上的強者,首先必須擁有一種百折不撓、笑對逆境、臨危不懼的強者心態。
在1995年的第六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傳》一舉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等6項大獎。
影片中的阿甘是個智商隻有75的低能兒。在學校裏,為了躲避別的孩子的欺侮,阿甘聽從一個朋友珍妮的話而開始不斷奔跑,以躲避別人的捉弄。在中學時,他為了躲避別人而跑進了一所學校的橄欖球場,就這樣跑進了大學。阿甘被破格錄取,並成了橄欖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總統的接見。大學畢業後,阿甘又應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裏,他有了兩個朋友:熱衷捕蝦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長官鄧·泰勒上尉。戰爭結束後,阿甘作為英雄受到了約翰遜總統的接見。
在“說到就要做到”這一信條的指引下,阿甘最終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在他的生活中,他結識了許多美國名人。作為美國乒乓球球隊的一員到了中國,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勞。貓王和約翰·列儂這兩位音樂巨星也是通過與他的交往而創作了許多風靡一時的歌曲。最後,阿甘通過捕蝦成了一名企業家。為了紀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並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給了布巴的母親,自己去做一名園丁。
阿甘經曆了世界風雲變幻的各個曆史時期,但無論何時,無論何處,無論和誰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淳樸而善良……
貫穿阿甘一生的,是他的奔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停滯,奔跑給他帶來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輝煌。
在強者的字典裏,沒有半途而廢這個概念,他們像阿甘一樣,不停地“奔跑”。他們對生活中的每件事都認真到底,積極主動地麵對各種挑戰。在他們成功的字典裏,你隻會看到“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努力,再努力”、“我從來不計較薪水的多少”等振奮人心的話。
強者的生活就是麵對和克服那些像潮流一樣湧來的逆境,他們不會放過“往上爬”的機會,因為他們經曆了太多的逆境。在現實中,我們看到許多成功者都來自於不利的環境,但他們總能夠從被逆境淹沒的世界中勇敢地走出來。
美國科學家弗羅斯特教授不屈不撓苦苦研究了25年,硬是用數學方法推算出太空星群以及銀河係的活動、變化規律。但令人難以想象的是,他是個盲人,一點兒也看不見他終生熱愛著的天空。
英國辭典編纂家塞繆爾·約翰生視力衰弱,但他頑強地編纂了全世界第一本真正堪稱偉大的《英語詞典》。
英國大詩人彌爾頓最完美的傑作誕生於他雙目失明之後。
達爾文被病魔纏身40年,可是他從未間斷過對改變了整個世界觀念的科學預想的探索。
愛默生一生多病,但是他留下了美國文學史上一流的詩文集。
查理斯·狄更斯,他的一生都在與病魔作鬥爭,但他卻在小說中為世界創造了許多最健康的人物……
孟子雲:“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生活和工作過程中遭受挫折、經受考驗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朋友的背叛、家人的不理解,等等,所有這些,我們都可能會遇到。每當我們遇到這些挫折的時候,我們應該捫心自問:我所遇到的這一切,與弗羅斯特、塞繆爾、彌爾頓、達爾文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
種子深埋在泥土之中,泥土既是它發芽的障礙,更是它生長的基礎和源泉。瀑布邁著勇敢的步伐,在懸崖峭壁前毫不退縮,因山崖的碰撞造就了自己壯麗的生命。挫折是成功的前奏曲,挫折是成功的磨刀石。因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是生活的弱者;視挫折為人生財富的人,才會獲得成功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