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生活百寶全書78(1 / 3)

購房裝房

1. 房產所有證的辦理

第一步,買賣雙方需持身份證、戶口本、買賣協議(存量房屋的賣主還需持《房屋所有權證》)等有關文件和證明在交易所進行登記。

第二步,交易所在雙方登記之後,將依據有關的法規對房地產買賣行為進行審核(存量房屋需價格評估報告),並向主管部門報批,待批準後再通知買賣雙方來交易所辦理過戶手續。

第三步,買賣雙方在接到通知後,攜帶身份證、戶口本、圖章等同時到交易所,在交納了買賣過戶手續費、契稅、印花稅等稅費後,就可以辦妥過戶手續。

作為證明,交易所會給買方發放《房屋賣契》,並把有關文件轉給房屋所在地的區、縣級房屋土地管理局(房地局)。

2. 住房選購常識

1. 房屋結構。

房屋的框架結構決定了房屋的耐用性和安全性,一般有磚混結構和磚木結構等,並具有抗地震設計。

2. 房間布局。

布局應實用、舒適、經濟、合理,能符合家庭成員的居住特點,並且通風、采光也要好。

3. 配套設施和材料情況。

房屋的建築及裝飾材料、廚房設備、衛生設備、水、電、煤氣設施情況都要充分考慮,高層樓房還要考慮到電梯情況。

4. 生活配套設施情況。

要具有方便完善的道路、商業服務、文化教育、郵電通訊等等服務設施。

5. 房屋外觀。

包括房屋色彩、造型、建築風格等。外觀設計既要合理又要美觀,有獨特個性和民族情調。

6. 房屋之間的間距和層次。

不同房屋之間的距離、布局要合理,不能影響通風及陽光照射,房屋的層次高度和位置要好,視野應盡量開闊。

7. 房屋所屬地段情況。

要充分考慮房屋所處的地理位置、交通條件,以及周圍的人為環境對工作、生活是否有利。

8. 要有完備的保安、消防、保潔人員以及相應的設施配置。

9. 環境情況。

房屋應衛生狀況良好,周圍有適當的綠化,並充分考慮這一地區空氣汙染、水質汙染和噪音汙染等情況。

3. 現代住房衛生標準常識

1. 日照。

每天日照2小時是維護人體健康的最低需要。

2. 采光。

窗戶的有效采光麵積和房間地麵麵積之比不應小於1∶15。

3. 層高。

南方住宅層高不低於2.8米,北方則以2.6~3米為宜。

4. 微小氣候。

室溫冬天不應低於12℃,夏天不應高於30℃;相應濕度不應大於70%,風速在夏天不應少於0.5米/秒,冬天不應大於0.3米/秒,噪聲要小於50分貝。

5. 空氣潔度。

居室內空氣中某些有害氣體、代謝物質、飄塵和細菌總數不能超標。容易引起過敏症的化學物質的濃度低,易揮發的化學物質的膠合板、牆體裝修材料等沒用或少用。裝有性能良好的換氣設備,有良好的局部排氣設備。

4. 挑選房型要注意

1. 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死角麵積和交通麵積。

房屋要方正,這不但有利於家具的擺放和人在居室內的活動,而且給人以穩重、寬敞的感覺。

2. 房門的開向位置要合理。

居室各房間的空間要相對獨立,室內房門開設的方向和位置,要考慮到不要影響實用空間麵積、居室私密性和空間阻斷性等因素。

3. 單元內不同空間要有相對合理的麵積。

臥室以13~15平方米為宜,廚房以6平方米左右為宜,客廳的麵積要盡可能大一些,衛生間最好是將盥洗和如廁分開。

4. 重視客廳的設計。

客廳設計中最大的禁忌是所有房間繞廳布置,造成開門太多,完整牆麵少。由於通行路線交叉穿越,不利於廳內家具的布置和使用,也影響了休息區的私密性和安靜。

5. 重視陽台的功能。

良好的家居設計,是大客廳與明亮寬敞的落地陽台門和室外美景的有機結合,給居者以開闊的視野和良好的心境。

5. 選購期房應注意

1. 看項目。

對於開發商精心選取的這個園、那個苑,不要輕易被迷惑。

2. 看地理位置。

所有房地產廣告都會畫個位置示意圖,示意圖上的江湖、山川看起來何等漂亮,而現實中往往不是那麼回事。

3. 看價格。

應弄明白是均價還是起價。

4. 看外觀圖。

一定要識別外觀圖,究竟是實景圖還是效果圖,電腦擬製的一定要小心。如有的戶型圖比例明顯不當,感覺上會比實測中空曠得多。

5. 看開發商。

看房地產廣告時,一定要了解開發企業或其他參與項目單位是否值得信賴。不了解別輕易購房。

6. 看優惠。

優勢與優惠廣見報端,其實一點小優惠對大量的購房款來說不算什麼,小心為蠅頭微利將老本栽進去。

7. 看資質證號。

如果廣告中沒有資質證號,隻說保證產權您可別買。授予產權是一種政府行為,開發商的口頭“保證”是不可靠的。

8. 看按揭。

根據自己的經濟狀況選擇付款方式,很多廣告中都會標明按揭哪家銀行、多少年、幾成,您向專家谘詢一下貸款政策和知識,然後仔細算算,哪種方法合算。

9. 其他。

廣告中還有綠化、物業、保安、熱水等許多承諾,在簽合同時,千萬別忘了這些內容。

6. 二手房購買須知

1. 產權。

房屋產權一定要完整。看有沒有抵押(包括私下抵押)、共有人等,注意產權證上的房產是否與賣房人是同一個人;驗看產權證的正本,並到相關部門查詢真實性;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允許轉賣等。

2. 估價。

除房地產管理部門對交易的房地產進行評估,並以評估的價格作為繳納稅費的依據外,交易雙方也可委托評估事務所進行評估,以作為交易價格的參考。

3. 質量。

要了解一下該住房是哪一年建的,還有多長時間的土地使用期限;要核實產權證所確認的麵積與實際麵積是否有不符之處;要觀察房屋的內部結構,有沒有特別不適合居住的缺點,天花板是否有滲水的痕跡等。此外,還要了解裝修的狀況。

4. 環境。

觀察小區綠化工作;物業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務及各項收費標準;了解房屋的曆史與鄰居組合;拜訪鄰居、居委會或值班人員,以了解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