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與失敗合作
1.失敗隻是表麵的
可能在某一次的博弈中落了下風,但是我們也要明白,失敗有可能往往隻是表麵。正如案例中碎花瓶定律的發現,也許在失敗中我們轉變一下思維,就會又發現一條新的路。我們應當學會在失敗中尋找有益的部分,這樣的失敗也才有價值。
2.失敗隻是暫時的
再重的跌倒都有好的那一天,但如果總是記著這份痛,那傷可能真的好不了。如果有陽光,我們就不應該再惦記陰霾。失敗固然可怕,但它是暫時的。我們應當學會與自我合作,與失敗合作,才會贏得真正的勝利。
3.努力了才有資格說成敗
失敗永遠是一件事的表麵,因為失敗不是重點;失敗是暫時的,因為路途還在繼續。唯有努力跑到終點才有資格說成敗,但人生哪有那麼多的勝負?努力堅持到終點我們就是勝利者。
第六節 始於警惕的英雄定律
你很棒,你非常棒,所有人也都認為你很棒,你放鬆了警惕,於是各種問題就出現了,你發現就連恭維也可能是一種惡意的挖苦與攻擊,這是怎麼回事?你明明是英雄,你奇怪地想,大家不也是這麼認為的嗎?
要警惕“你很棒”
1567年,高拱因為被言官彈劾而被迫辭官,第二年,他的死對頭徐階也失勢了,被迫回家休息。這時候,一個外號名叫“邵大俠”的江湖小混混,想要進行一次政治投機活動,改變一下“職場套路”,接觸一些上等人。於是他找到了徐階,告訴徐階,隻要徐階願意出錢,他會幫助徐階複職。
徐階看著邵大俠的痞子樣,非常不喜歡,連想都沒想就客氣地請他出門了。見徐階不待見自己,邵大俠又跑到了高拱那裏,對高拱說了同樣的話。結果,高拱被他的這個建議吸引住了。思考了一陣,高拱決定姑且一試,於是給了邵大俠大筆的“活動經費”。
邵大俠拿著錢來到了京城,用重金收買了當時皇帝身邊最紅的三個太監,太監們在皇帝耳邊不斷地吹風,最後皇帝決定重新啟用自己的老師高拱。
就這樣,高拱憑著一個江湖混混的四方奔走,再次回到了內閣,成為了次輔。
高拱和徐階是老對頭,而且他個人非常忌憚徐階。自己先失勢的時候,徐階沒有利用這個機會整死自己,那是他徐階的婦人之仁,現在自己又回來了,可是徐階還在老家種田呢,這個機會太好了,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弄死徐階,說不定他哪天也會回來的。於是高拱便利用手中的權力,把徐階整得差點兒家破人亡。
要說那個邵大俠也不過就是個在江湖上混吃混喝的人,動輒打打殺殺,也沒有什麼做人的原則,也沒有多少做人的尊嚴。可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居然靠著賄賂的手段,把高拱弄回京城去了。高拱一得勢,就把徐階害慘了。當初徐階看不起邵大俠,覺得他沒有多少能耐,光是靠嘴來吹,估計是騙錢的。後來想想,徐階沒準就是栽在這件事情上。
當初的官場和現在的職場是一樣的,身邊一些不起眼的人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如果你因為自己有點兒能耐就看不起別人,那很容易瞬間就從“英雄”變成失敗者。
防人之心不可無
向雷和劉濤是大學同學,畢業後進了同一家公司做財務。向雷的家庭背景很好,上班掙這點兒錢跟玩兒似的,花錢也大手大腳。但劉濤家境貧寒,每個月都要往家裏寄錢。不過這樣的差別並沒有阻礙兩個年輕人的友情,他們除了上班一起工作之外,下班也經常在一起玩,關係非常親密。
劉濤一心牽掛著家裏,希望能多掙點兒錢,於是在工作之餘悄悄去了一家小公司兼職。這樣業餘時間就少了,向雷幾次約他,他都說沒空,向雷很好奇地追問他在忙什麼。無奈之下,劉濤隻好把自己兼職的事情告訴向雷了,並囑咐他千萬保密,因為他們所在的公司有嚴格規定,不準員工出去兼職幹那些與在公司相同的業務。
向雷滿口答應保密,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是劉濤最好的朋友,自然不會出賣他。
後來,公司參加了省裏舉行的一次財務人員技能大賽,劉濤和向雷都被點名去參加了。劉濤的業務和技能一向都過硬,這次比賽,他也發揮得很好,居然拿了個全省第一。向雷的成績也不錯,進了省裏的前10名,在公司去參加的人員當中排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