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偶爾“逾矩”
你可以偶爾“逾矩”,為什麼這麼說呢?一個平時裏看起來很老實的人,突然上躥下跳未免讓人驚訝,或者說深藏不露的背後會讓人感到反感,所以偶爾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偶爾“逾矩”反而能在關鍵時刻收到一些好的效果。
3.別隨意“不合作”
職場中需要新鮮的活力,不能一成不變,死氣沉沉,但是不顧大規則,又不顧集體利益的行為那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而一種自以為是的行為,是極度不受職場歡迎,且不適應職場的規則,所以我們可以跳出思維定式,可以偶爾表現出某種個性,但不是肆意妄為。
第四節 且戰且退的悖論定律
前麵我們介紹過,此一時彼一時,暫時吃虧算不了什麼,後麵很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拐角之處有驚喜。在職場當中,吃虧和獲利就是一場博弈,也許吃虧在先,卻最後獲利反敗為勝。也可能是獲利先行一步,誘惑你放鬆警惕,然後吃虧就接踵而至。在風雲變幻的職場,有時候,獲利未必是好事。
明升暗降
鄒燃是公司的銷售代表,業務能力強,而且碰到過幾次好運氣,給公司拉了幾筆大的單子,也建立了一些鐵杆兒客戶。所以他恃才傲物,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平時在同事麵前有些顯擺,不把別人放在眼裏,就連有時候和領導說話,他都要占盡上風。
對人的態度如此就很讓人討厭了,對待工作鄒燃也開始吊兒郎當。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他本來就不需要整天坐在辦公室,可是部門開會的時候,他也居然能用一句陪客戶喝茶來敷衍而不參加。
領導交代一些任務,他也開始推脫,甚至讓領導“關照”一下那些辦公室裏的閑人。
這下,可惹惱了經理。有一天,經理在人事部大發雷霆地說道:“鄒燃這樣的,解雇他好了,如此不合群,隻會破壞我們團隊的紀律,他這樣目中無人,還有誰能管得了他?”
同樣也在人事部商量事情的市場部主管告訴經理:“我們也考慮過解雇的問題,但是就目前公司的狀況來看,一直同他手底下那幾個客戶合作著呢,如果措施采取不當,貿然地把鄒燃炒了,恐怕他會想盡辦法拉走那幾位大客戶,對公司來說這是非常不利的。”
經理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不然這樣吧,幹脆我給他升職好了。”
此言一出,辦公室裏坐著的四個人都有些驚訝,升職?那不是更縱容鄒燃的囂張氣焰了?一時間誰也搞不懂經理究竟走的是哪步棋。
沒過幾天,公司居然新成立了一個調研部。理由是,公司一直由銷售衝在第一線,市場調研、建立客戶、維持客戶等的工作都是銷售在完成,非常辛苦,而且市場信息也沒有得到充分的分析和利用,現在專門成立一個部門,就是為了把這一塊的工作做得細致一些。
而部門主管呢,則由鄒燃來擔任。
聽到這個消息,公司上下議論紛紛,有說經理實在是“瞎了眼”的,也有揣測鄒燃一下子躍居到部門主管的位置,肯定是收買了公司領導,或者抓住了某個領導的軟肋。總之,流言四起。
鄒燃本來就是輕傲之人,突然得了這麼一個高位,根本不會去想究竟自己能不能勝任、配不配,相反,膨脹的自信心讓他認為他本來就該獲得這樣的榮譽和地位,於是不可一世地上任了。
令鄒燃高興的還有,以前做銷售一直要跑市場,雖然不用在辦公室坐班,但跑外麵也挺辛苦的,天氣好的時候還行,頂著烈日或冒著大雨的日子也不少。現在好了,雖然調研工作依然要出去跑,但自己已經晉升為管理者,跑腿的事情是下屬做的了。
當然,離開了銷售那邊的工作,自己手上的客戶也得隨之移交出去,不過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鄒燃來說,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既然擁有了一整個部門,還計較那幾個客戶幹什麼?
於是,鄒燃爽快地把客戶移交了出去,因為感激公司,他還很熱心地指點了接替自己工作的同事。
到新崗位上任以後,鄒燃才開始慢慢發現,自己的能力畢竟不足,做銷售和真正做調研區別還是很大的。關於調研結果的整理和統計,他基本沒有什麼專業的處理方法,而且自己管理的是新部門,非常缺乏人手。不得已,他隻得去找自己以前的上司借幾個幫手,誰知對方回答:“現在我們是平級了,部門也都是獨立的,預算也是獨立的,我這邊的人都有任務,我看你還是自己想辦法吧。”
鄒燃這邊碰了壁,隻得去找經理,想求得幫助,誰知道經理卻說:“我把一整個部門交給你,這些事情你就應該學著自己去解決,我要是什麼事都幫你搞定了,還要你這個部門主管幹什麼呢?”
其他的一些部門主管也開始怨聲載道了,說隻見鄒燃在那邊不停地折騰,花錢,但是就不見他拿出成績來。看來一個金牌職員,未必能當一個金牌主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