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合作悖論:努力掌控自己的未來(1)(2 / 3)

要懂得從工作中找出樂趣,而不僅僅是不甘心地去服從命令被動工作。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根據自己做事情的原則,恰如其分地將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要懂得培養人脈,作為一個新人,懂禮貌是必須的。

就像羅斯·金所說的那樣:“隻有通過工作,你才能保證精神的健康,在工作中進行思考,工作才是件愉快的事情,這兩者密不可分。”所以,處於蘑菇階段的人,發揮你的智慧爭取早日鑽出蘑菇堆吧。

早日鑽出蘑菇堆

1.要懂得任勞任怨,少說話,多做事

新人往往會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覺得一份工作至少應該在足夠的薪酬之外,還樂趣十足並且富於挑戰性,這樣的話不但保證了生存必須,而且能夠激勵人不斷向上。但實際上,初涉職場的新人,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對事情的掌控能力,一般不會被委以重任,領導者更希望的是他們能夠從最低處做起,在熟悉了運作過程、積累了足夠多的經驗之後,再來獨當一麵。

當期望和現實發生衝突的時候,往往會影響到他們的信心,削弱他們對工作的熱情,然後敷衍了事。這樣的後果無非有兩個,自己炒了老板的魷魚,或者被老板炒魷魚。

所以,職場新人一定要懂得調整心態,老老實實地做人做事,不甘於平凡,要懂得厚積薄發,這是一場和自己的博弈,也是新人和老手的博弈。

2.職場奮鬥要有良好的心態

很多人能進入一家公司,除了有多年的苦讀之外,還要光顧無數次的招聘會。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麵試篩選,終於熬出了頭,得到了一份工作,帶著無限美好的憧憬準備大幹一場,覺得自己就是所謂的人才。可是麵臨的問題卻不像他們想的那麼完美,一次次的受挫,一次次地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擦肩而過,讓他們開始懷疑,自己究竟是個人才,還是隻是個人力?這個時候是最容易放棄的時候,所以,需要做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要知道,每個成功的人都經曆過一番苦難和磨礪。

3.要從小事做起,並積累人脈

古語雲“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用認真的心態去對待,不要因為事情小就不去做。因為很多時候,究竟什麼是大局,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們並不一定清楚,也許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的細節,實際上卻是生死攸關的。

作為一個新人,在還不完全了解公司情況的前提下,更應該多做一些小事,同時管住自己的嘴巴,遠離是非圈。同時,也不要忘記了外圓內方的處世之道,講究做人的技巧,這樣才有可能積累足夠的人脈。

第二節 憂患合作意識

美國康奈爾大學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把一隻青蛙扔進了一鍋沸水當中,青蛙碰到滾燙的水,立刻觸電般跳了出來。然後他們又把另一隻青蛙放在一鍋冷水當中,慢慢給水加熱,隨著溫度升高,青蛙反而沒有跳出來,而是在鍋裏被活活煮死了。

放入熱水中的青蛙因為一開始就感受到了危機,所以拚命地跳出逃脫,可是冷水中的青蛙玩得卻很開心,就算水溫被慢慢加熱,它也完全沒有危險來到的意識,最終喪命。

我國有句古話說得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個人如果沒有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思想,就很難在職場中生存下去。

波音的憂患意識

波音公司以製造飛機而聞名。公司領導為了提高員工們的憂患意識,曾經別出心裁地攝製了一部電視片給員工們觀看。

電視片的內容是假設公司倒閉後的情景:在一個天空灰暗的日子裏,公司在廠房門口高高懸掛著“廠房出售”的招牌,擴音器裏傳來無比壓抑的聲音:“今天是波音公司時代的終結,波音公司將在五分鍾後關閉最後一個車間……”員工們則一個個垂頭喪氣地離開公司。

這部模擬片使員工們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勾起了他們強烈的危機意識,員工們知道,隻有全身心投入到生產和創新當中,公司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大家才不會失業。

一個人如果喪失了憂患意識,就會像那隻青蛙一樣,在麻木中“死亡”。所以,初涉職場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建立起一種危機意識,不要貪圖享受、安於現狀,否則,當你發現情況不對、不得不采取行動的時候,或許已經來不及了。

錯過了最佳行動時機,等待你的就隻有遺憾和無法彌補的損失了。

初入職場更忌坐吃山空

王力畢業後進入一家台資企業從事軟件測試工作。剛開始,這個工作帶給王力無限的新鮮感和激情,因為工作性質就是需要用遊戲來測試軟件性能,這正好滿足了王力愛玩遊戲的小癖好,在上班時間可以光明正大地玩遊戲是一件多麼讓人羨慕的事情啊!

可是從長遠角度來看,這個工作很不具備發展性,每個人負責的隻是整條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這樣工作下去的結果就是,可能三五年之後,掌握的東西還是和最初的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