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價格戰中,窮人會拒絕收藏家開出的任何低於兩萬的價錢,這是很顯然的。如果收藏家給出了兩萬九的價格,窮人見對方的出價比自己預期還高,有利可圖,於是把價格開到三萬,交易同樣可能成功。
可見,在這場博弈式合作當中,收藏家先開價,窮人後還價,窮人可以獲得最大的收益。所以如果窮人想要賣得更多,就應該讓收藏家先出價,然後自己再根據這個價格,作出對自己有利的決策。
這其實就是一種沉錨效應的體現。無論是收藏家還是窮人,他們都會因為對方先出的價格而受到影響。沉錨效應我們不可以單一地判斷它是好的還是壞的,是對我們有利還是有害,這需要辯證地看。
博弈理論中證明,當談判的多階段博弈是單數階段時,先開價的人具有先發優勢;是雙數階段時,後開價者具有後發優勢。因此,是先是後,還要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判定,究竟該先發製人還是後發製人,不能一概而論。
還是用上麵的例子來說明。
賣方先開價
如果是窮人先開價呢?雖然他的最高預期是兩萬五,但是他也應該開出比兩萬五更高的價錢,以備收藏家還價。
於是窮人先開價,給出兩萬八。收藏家一聽這個價格,比自己想的還要低,但仍有還價的可能,於是他還價到兩萬五。這個價格已經讓窮人很滿意了,於是交易成功。
一開價,一還價,兩個階段博弈,雙數,後開價者占了優勢,他在看清對方心理預期的同時剛好把價格壓到那個預期附近,滿足了對方,但實際上自己出了比預想中更少的錢買到了這幅字畫。
如果依然是窮人先開價,他為了盡早看清楚收藏家的心理預期,報價三萬五。收藏家當然不能接受了,看窮人要價那麼凶,那自己砍價也凶點兒,於是還價兩萬五。
窮人一看,雖然到達了自己心理預期,但砍下這麼多,還有往上抬的空間,於是虛張聲勢一下,再次要價,三萬,一分不少了。
收藏家看價格已經降到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了,可能就會同意交易。三階段博弈,單數。先開價的人占到了先發優勢,他把那幅字畫可能的價位一開始就托高了,所以最後交易的價錢就比自己期望得還要多。
在職場中,不管我們麵對同事、領導還是客戶的時候,一定要懂得這個沉錨效應,在利用的時候,掌握好分寸。
一般情況下,如果你準備充分,試圖說服對方,那麼你就應該搶先“報價”,說出自己的想法,試圖用自己的思維牽製對方的判斷。但如果對方是一個談判高手,你經常遭到反駁的話,就努力沉住氣,讓對方先報價,然後從對方透露的信息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及時地修正自己的想法。
與客戶合作的關鍵
1.第一次的合作很重要
這不但是一樁生意的問題,還是考察一個人的關鍵。你的服務態度如何,信譽如何,以及你所掌握的產品質量如何,你與別人交流的能力如何,這些都是第一次合作考察的關鍵。當然,他考察你的同時,你也需要考察對方,這是一場雙贏的博弈,如果發展順利,雙方才可能決定展開下一次博弈。
2.要抓住合作的先機
與客戶有了良性溝通,他已經把你列在供貨的名單之上了,你是否就順理成章地認為此後會獲得更多的訂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