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合作博弈:認清所處的職場形勢(4)(2 / 3)

雖然曆史上也有無數的事實證明,看待事情一定要有全局觀,隻有這樣才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

雖然我們看了很多成功者的經驗都發現,他們都是能夠掌握大局的人,都是有完美全局觀的人,而全局觀也的確有其不可撼動的地位……

但越是肯定這些“雖然”,越是忽略了其中的細節,“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在職場博弈當中,一場細節博弈往往是勝利與否的最終決策因素。

噱頭來自細節

有一個著名企業要招聘職業經理人,這個職位對個人的能力和閱曆都有很高的要求,盡管麵試的人成千上萬,但經過層層篩選,最後隻挑中了五個人來進行最後一輪的麵試,而這五個人當中隻有一個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這一輪麵試由老板親自主持。

當麵試開始的時候,主考官卻發現房間裏多出了一個人,於是問道:“這裏是XX職位的最後一輪麵試,有誰走錯房間了?”

這時候,坐在最後一排的男子站了起來,說道:“先生,我是第一輪就被淘汰的了,但是我想破格參加這一輪的麵試。”

其他人聽到他這麼講,都笑了起來,就連門口倒茶水的老頭也笑了。主考官有些詫異地問道:“你連第一輪的考試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來參加這最後一輪的麵試呢?”

這個人自信地回答道:“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所沒有的財富,其實我本人就是最大的財富。”眾人再一次大聲地笑了,都覺得他的腦子是不是壞了,怎麼如此妄自尊大。

他卻不管別人的嘲笑,繼續說:“我雖然隻是本科畢業,但是我有著十年的工作經驗,曾在十二家公司擔任過不同的職務……”

主考官打斷了他,說道:“你的學曆的確不符合我們這次的招聘要求,但是工作10年的確是不錯的經驗,可是你卻先後跳槽,平均不到一年就要跳一次,這種行為很難讓我們相信你會在本公司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而且,你的毅力和對目標的確定與執著都很讓人懷疑。”

男子回答說:“並不是我主動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後倒閉了。”

人們爆發出了一陣哄笑,有個人插嘴說:“那你真是個地地道道的失敗者啊。”

男子一本正經地回答:“不是我失敗,而是那些公司失敗,它們敗了,給我的卻是積累了別人所沒有的財富。”

這時候,門口站著的老頭走進來給主考官倒水。這個男子接著說道:“我很了解那十二家公司,我和我曾經的同事都曾極力挽救過它們,雖然最後沒有成功,但是我們卻獲得了失敗的經驗,這裏麵學到的東西是很多人都沒有機會學到的,人們隻是追求成功,但我卻更能夠避免錯誤和失敗。”

他停頓了一會,接著說道:“我明白,成功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失敗的經驗卻各有各的不同,別人用十年的時間學習成功,我用同樣的時間經曆錯誤和失敗,所學到的更深刻。我想,如果想要成為一名成功的職業經理人,不但要能夠看到成功的方向,更應該預測失敗,並且積極避免它。”

說完,他朝麵試官鞠了一個躬,補充道:“這十年經曆的這十二家公司,培養了我對人、對事以及對細節的洞察力,比如說,我看出來真正的老板其實並不是您,而是那位倒茶水的老先生。”

一語激起千層浪,在場的人都錯愕了,目光集體轉向倒茶的老頭。老頭雖然有點兒震驚,但很快就恢複了,他笑著說:“非常好,你被錄用了。不過我也很好奇,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細節而已,其實沒有什麼訣竅。因為我觀察到,您給坐在前麵的這位主考官倒水的時候,他的眼神充滿了敬意,那是一種下屬對上司的敬意。”

就這樣,這家公司最後聘用了這個連學曆都達不到要求的人。可是,也正因為他真正關注到了細節,所以從小差異裏,找到了大不同。

公司的確需要一些高學曆和高能力的人才來帶動公司的發展,可同時,他們也會需要那些能夠從無數事例當中總結出經驗,良好地避免失敗的人。因為每一個決策者都清楚,不管自己多麼精明,但隻要一點兒細節上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全盤的失敗。要追求成功是必然的,能追求到也是個人能力的體現,但要避免失敗也是重要的。隻要準確地避免了走上失敗的道路,其實就已經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