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超越平庸,成就卓越(4)(1 / 2)

掃廁所,在一般人眼中是最沒有出息的工作,卻成了貝爾人生事業的一塊最堅強的基石。

貝爾對待掃廁所的態度,就像現在很多父母對待獨生子女一樣認真,甚至是“溺愛”。每天早上天還沒亮他就會起床,把廁所徹底清掃一次,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維持。不久,他摸索出了掃廁所的要訣:先把大的紙張掃淨,然後在那些濕髒的地方灑上幹灰把水吸幹,這樣清潔起來不僅輕鬆很多,而且效果也很棒。他對掃廁所是如此認真,以至於有一次半夜裏有人上廁所時,還看到貝爾睜著惺忪的眼睛在查看廁所是否弄髒了。

為了能讓顧客在麥當勞的廁所裏也能夠欣賞到美,貝爾在廁所裏擺放了幾盆花草;為了讓這裏更有文化氣息,他將一些諺語、警句貼在廁所的牆上。貝爾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廁所上,由於他的到來,店裏廁所的衛生狀況大為改觀。有客人說,這裏的廁所比一些餐館用餐的地方還要幹淨。

3個月後,店長宣布正式錄用貝爾,並讓他接受了正規的職業培訓。接著,店長又把貝爾放在店內的各個崗位進行全麵鍛煉。後來,貝爾被提升為麥當勞在澳大利亞最年輕的店麵經理,此時他年僅19歲。1980年,他被派駐歐洲,很快,那裏的業務扶搖直上。此後,他先後擔任過麥當勞澳大利亞公司總經理,亞太、中東和非洲地區總裁,歐洲地區總裁以及麥當勞芝加哥總部的負責人,直至後來擔任麥當勞的CEO。

貝爾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從來不避諱自己當年掃廁所的經曆,反而引以為傲。他說掃廁所讓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諦:一件事,你可以不去做,如果你做了,就要全力以赴,並把它做到最完美。是啊,掃廁所都能如此出彩的人,還有什麼事情他會做不好呢?

美國電視廣播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史蒂芬·史考特在其《百萬富翁的筆記》一書中說“隻要你能做好一件事,即使是件微不足道的事,你就有成功的潛能,仔細回想你所有微不足道的成就,他們可能是你未來成功的基礎”。

在如今的香港娛樂圈中,成龍是絕對的“大哥”,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讓無數華人演員望塵莫及,隻是從來就沒有人生下來就做“大哥”,大哥是從小嘍囉打上來的,有一句話說,要想做“大哥”,先得學會做“小弟”。

任何人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都必須先過職場“小弟”這一關,連比爾·蓋茨也不例外。作為信息化浪潮的領軍人物,蓋茨在向全世界年輕人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時,並沒有過多地強調知識或技能,而是勉勵年輕人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他給年輕人最有用的一個忠告就是:當你還隻是個職場“小弟”的時候,不要總把自己當大佬。

台灣著名的電視製作人陳光陸,當他第一次到電視台工作時,台裏隻是試著讓他擔任一個很小的節目助理。在當時那個環境,助理的職務等於是小夥計,所有的雜務必須一手包辦,還幾乎是沒日沒夜地工作,而薪水卻很低。

不久,陳光陸對自己幹這些雜活就失去了興趣,覺得前途暗淡無光,曾經動過跳槽的念頭。但他的朋友告訴他,外麵的好工作也不好找,還不如先在這一行認真地幹下去,邊幹邊等,或許能等到機會。朋友的一番話引起他深思,他從中得到啟發,明白了眼下所做的每一件雜活,都是為未來的發展做積累,都是在為獲得成功的機會做鋪墊。於是他在節目助理的職位上繼續幹下去,慢慢地也對電視製作產生了興趣,並決心將來也要走製片的道路,盡管位在助理,但他已經在心裏埋下了以影視為業的使命感。

緊隨製片人苦學兩年後,機會終於讓他等到了:他企劃了名歌星鄧麗君的專題節目《君在前哨》,得到電視台的首肯。結果,陳光陸的處女作推出後,在當時的台灣獲得了極大的轟動,他因此被提名角逐金鍾獎。

但遺憾的是,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大事做不來,小事不願意做。總是夢想著成就一番偉業,卻不肯腳踏實地做好手頭的事情。

不是人人都能成為閃亮的金子,但是每個人都是一顆希望的種子;金子可能蒙塵,被動地等著別人發現,沙子可能被吹散,很少能夠成為珍珠,但是種子隻要是健康飽滿的,隻要適當的陽光和雨露就會主動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