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超越平庸,成就卓越(3)(2 / 3)

範靜波學曆不高,工種普普通通,職務一般,卻成為社會公認的技術能手。她的成長經曆告訴我們:技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競爭中練出來的。當你從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成長為一個熟練的、高效的員工或行業裏的專家的時候,就是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功的時候。

競爭不可怕,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安於現狀,最終丟掉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品牌。隻有那些嚴格要求自己、督促自己發奮努力的人,才有可能讓自己的個人品牌持久保鮮。擁有永不退色的個人品牌的人,總是那些積極進取、不安於現狀的人。

因此,不管你在什麼行業,不管你有什麼樣的技能,也不管你目前的薪水有多豐厚、職位多高,你仍然應該時刻記住這一點:“安於現狀就等於扼殺自己的品牌。我要做進取者,我的位置應在更高處。”

用心做好每一個細節

隻有用心,我們才能抓住細節,做到見微知著。學會在細節上下工夫,才能把握事情的關鍵,注重細節,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完美。

其實,有些人之所以取得成功,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聰慧,而是因為他們有心,對一切事物都敏感好奇,凡事愛探個究竟;大多數人之所以庸庸碌碌,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愚笨,而是因為他們往往認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現象毫無價值,所以對它們熟視無睹,漫不經心,不肯做一個有心人。

工作中有很多很多的細節值得我們去關注,做個有心人,能抓住這些細節的人,往往就是生活中的智者。

在紐約洛杉磯一個小鎮上有一家專門從事行業信息和圖書出版的公司。公司的每一名員工都責任心十足,常常提出一些讓其他公司匪夷所思的小建議,正是這種細節性的小問題,讓美工安泰每年的經營成本比同行業企業降低了一個層次,成為同行業中競爭力最強的公司之一。

一次,一個物流建議說,公司在下一次重印一種圖書時,應該考慮適當縮減成品紙張的尺寸,那樣在交付海運時,就可以將運費費率降低一個檔次。公司采納了他的建議,結果僅僅在第一年度,就節省了50萬美元的運費!

公司主席馬丁·埃德斯頓感慨地說:“我在圖書郵購業已經幹了23年,卻從來不知道還有個第四類郵件運費費率,但是,每天負責運送圖書的人對這個再清楚不過了!”

如果沒有這個小職員的建議,公司還是一如既往地以高經營成本運轉,這也恰恰說明了小職員的認真負責。一個沒有把企業當成家一樣用心嗬護的員工,無論何時也注意不到這樣的細節性問題的。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是一種創造,細節表現修養,細節體現藝術,細節凝結效率,細節產生效益。能夠看見細節的人,他不僅能夠認真對待工作,而且可以把小事做細,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許多人在乘坐上海地鐵的時候,都體會到兩條地鐵舒適度的巨大差異,也一定都知道上海地鐵1號線與2號線的故事。

上海地鐵1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的設計師設計的2號線投入運營,人們才發現1號線中有那麼多的細節是2號線所忽略的。而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2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上海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麵,一到夏天,雨水經常會使一些建築物受困。德國的設計師就注意到了這一細節,地鐵1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台階,要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三級台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就是這三級台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而地鐵2號線就因為缺了這幾級台階,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德國設計師根據地形、地勢,在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這樣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煩嗎?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嗎?其實則不然。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家裏開著空調,同時又開著門窗,你一定會心疼你每月多付的電費。想想看,一條地鐵增加點轉彎出口,省下了多少電,每天又省下了多少運營成本。

與此同時德國設計師在1號線距離站台約50厘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這樣,看起來不但美觀,當乘客走近站台邊時,也會自覺地停在安全線以內,每處都設計了相應的站台門,車來打開,車走關上,不會出現踏空而喪失人命的悲劇。2號線地麵全部用同一色的瓷磚,而且也沒有裝安全門,乘客很難意識到已經靠近了軌道,地鐵公司每天不得不安排專人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每到上下班高峰2號線的站台就顯得非常的擁擠,夾得人喘不過氣。而1號線上下車都很方便,心細的人們會發現原來1號線比2號線的站台寬了那麼一點點。

多壘了三台,多寬一點,多個門,多加一條線,多走兩步成了這兩條地鐵線最大的不同,這是得益於這些不起眼的細節,1號線讓人們享受了愉悅的乘車體驗,也讓運營商節省了不必要的成本,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看似“瘦身”的2號線就像卡在喉嚨裏的一粒米飯,咽不下去吐不出來讓人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