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實用主義的核心!震撼世人的曆史觀!(3 / 3)

\"廢止免役錢製度!\"

他稍作停頓,解釋之前的疑問:\"蔡二郎並非因免役錢喪命,而是因不公的免役錢和貪官汙吏的無度索取所致!\"

朱標豁然開朗!

\"工匠不再受製於卑賤的身份,加上科舉重視實用知識,他們能發揮所長,創新出多樣有趣的事物。\"

\"人的本質在於創新!\"

\"強大的大明,應源自創新力和想象力。\"

\"那些工匠,就像駱駝一樣,他們的獨特技藝在無盡的勞役中被磨滅,真是可惜。\"

\"這是多麼大的浪費!\"

大明的繁榮...

朱標脫口而出的十六字:\"以利益國家,以德治理,德優於利,以法約束人!\"

\"沒錯!\"

難怪父皇對這十六字如此推崇,將它裝裱在乾清宮,讓自己隨時能看到!

原來是這樣啊!

隻是,朱標深信,父皇對這十六字的理解,絕沒有陳兄那麼深遠!

這十六字,用大曆史觀去理解,才更具深度。

大曆史觀...

朱標感到頭腦發熱,心潮澎湃,急切地想要回去查閱書籍,驗證陳雍的話是否正確。

這時,陳雍開口:\"王兄,自古以來。\"

曆史的演變往往源自細微的政策調整,是對現實的適應而非宏大願景的驅動!

“王安石的變革也不例外。”

“天意不必畏懼,輿論不必顧慮,傳統不必盲目遵循!”

“此言猶如警鍾長鳴!”

“然而,仍難逃曆史的桎梏。”

“他看見了一棵樹,卻忽略了整座森林,故深陷其中,成為迷茫的行者!”

“這……”

朱標心中困惑,聽至此處,再也按捺不住,連忙起身:“陳兄。”

“我……”

“今日言語頗多,我需靜心梳理一番。”

“告辭!”

“先行一步!”

“嗯!”陳雍以文人的禮節回應,“王兄,有一疑問可供你思索。”

“請賜教!”

“若無秦始皇,六國會實現統一嗎?”

朱標初聞此問,覺得頗為離奇,旋即微怔,因無人曾從這個角度思考!

目送朱標遠去,陳雍輕笑,是否言多必失?

大曆史觀源於後世的一冊《萬曆十五年》,

而在呂四勉的古史著作中,也有所體現。

他超越了特定朝代的框架,探究曆史演進的線索。

這是曆史研究的集大成之道!

思及即將開設的書院,陳雍堅定地想,實學課程定以大曆史觀為核心。“知雨,備好筆墨紙硯。”

寧知雨疑惑地問:“公子,又要作詩了嗎?”

“不,這次我要寫一本教材!”

“啊?”

寧知雨一愣,陳雍輕拍她的頭:“快去準備吧。”

“是!”

回到皇宮,朱標仍心事重重,走著走著差點撞上一個小太監。

小太監嚇得立刻跪地請罪:“太子爺,奴才……奴才……”

他話未說完,發現朱標已離開。

“這……”

“太子爺今天怎麼回事?”

“他在想什麼呢?”

另一人回答:“不清楚,之前也有過幾次恍惚,但沒這麼嚴重。”

行至半途,朱標抬眼一看,發現自己已到文淵閣,那裏收藏著天下無數典籍。

朱標步入其中,見宋濂正在翻閱關於理學的書籍。

他仍在理學與實學之間徘徊。

朱標取過一本秦漢史坐下,看了一會兒,忽然問道:“宋師。”

宋濂正沉浸其中,此刻才察覺朱標已在身旁,連忙起身致歉:“太子爺……”

“不必了!”

“孤有一問。”

“太子爺請講!”

這一刻,宋濂仿佛回到了過去。

自陳兄出現後,太子爺多久沒有向他提問了啊!

“你說,商鞅變法為何能成功?”

聞言,宋濂一怔,驚訝之餘脫口而出。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