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實用主義的核心!震撼世人的曆史觀!(2 / 3)

\"至於楊炎,誠然,他是個奸臣!\"

隨著經濟的繁榮,土地的集中日益加劇,舊有的賦稅製度難以維係,於是他開創了新的稅製,以土地為基礎征稅,建立了相對公正的兩稅法則!

這一法則延續至今!

唐朝晚期,牙兵與文官的爭鬥激烈,導致地方割據,宋太祖以宴席化解兵權,輔以權力分散的舉措,使文官階層占據了主導,開啟了文官治理的時代。

而後,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未曾停歇!

洪武皇帝驅逐外敵,複興華夏,將科舉製度普及至平民百姓之中!

如今,各個行政區域,府、縣都有學堂,縣試、鄉試、會試、殿試,科舉製度日趨完善!

這是曆史的又一重大飛躍!

陳雍輕啜一口茶,說道:“曆史的進步,核心在於物質的豐富和個體自由的增強!”

朱標對之前的解析理解得頗為透徹,但聽到這個總結,頓時感到迷惑。

“這...

“陳兄!”

“你說的個體依附,是指什麼?”

陳雍解釋道:“就是人的獨立性越來越強!”

“西周時期不必多說,無論是國人還是野人,都是周天子的子民。”

“戰國時期,私有製得到認可,地主和佃農應運而生!”

“不過,除了少數狡黠之人,大多數人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除非萬不得已,不願受人擺布,成為他人的附庸,不是嗎?”

“後來,百姓的生活大致如此,但在上層社會,變化明顯可見。

“宰相的權力逐漸萎縮,官員們對宰相的依賴減弱!”

“科舉製度的普及,削弱了貧寒與貴族之間的依附,也為寒門提供了上升的通道。”

“唐代的薦舉製度已不複存在。

“從宏觀曆史的角度看,蒙古的匠戶製度,將自由人變為工部的附屬,這是一種曆史的倒退!”

順應潮流,解除這種束縛,釋放工匠的創新精神,這才能真正推動物質文明的進步!”

“這才是正確的發展路徑!”

朱標驚訝得張大了嘴,瞪大眼睛盯著陳雍,喉嚨裏不自覺地吞咽著口水。

宏觀曆史觀...

從跨越時代的角度審視曆史變遷!

這才是陳兄真正的才智所在嗎?

回想起來,杜十娘、綠珠、席香夢,乃至後來的趙五娘,這些卓越的女性,也是個體依附關係減弱的象征!

朱標問道:“陳兄,這也是你學問的一部分嗎?”

“沒錯!”陳雍輕輕點頭。“實學確實在推廣,科舉的詔令也已發布,但王兄,你是否察覺到?”

“許多人還在旁觀,甚至有人暗中學習!”

為什麼,人被劃分為高低貴賤?

“士農工商!”

高等級的人總是輕視低等級的人。

\"就算年輕一代的思想有所轉變,那些長輩依舊視工匠為低賤之輩,認為讀書人豈可從事此類卑微的工作?\"

\"王兄!\"

陳雍輕拍他的手臂:\"人心的偏見如同崇山峻嶺!\"

\"唯有徹底廢除工匠的卑微身份,天下人方能見證朝廷改革的堅定意誌!\"

\"這對確立科舉製度也是極大的推動力!\"

朱標撓撓頭,揮手示意:\"慢著慢著。\"

\"陳兄!\"

\"你的想法太豐富,我得理一理,理一理。\"

他從宏觀的曆史視角出發,想到物質繁榮和人身依附關係的逐漸消解,腦中似乎閃現了一道靈感,卻難以捕捉。

這讓他頗感困擾!

然而,廢除工匠身份後,朝廷的大型工程怎麼辦?

陳雍回應:\"取消工匠身份並非一朝一夕之事,決心要堅定,但實施需逐步,兩者並不衝突。\"

\"首先,將所有工匠轉為普通百姓,分配土地!\"

\"據工部統計,全國有十二萬七千工匠,就算每戶分得十畝,總共不過一百二十萬頃而已。\"

\"首年免征賦稅,代之以免役錢,朝廷以此雇傭工匠。\"

\"等等!\"朱標連忙阻止:\"蔡二郎不就是因免役錢受苦嗎?\"

\"陳兄,你為何還要推廣這製度?\"

陳雍接著說:\"次年,待糧食豐收,即可將免役錢並入工匠的田產,統一征收田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