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實用主義的核心!震撼世人的曆史觀!(1 / 3)

\"直接廢除工匠製度便是!\"

陳雍的堅決讓朱標臉色漲紅,他霍然起身,欲反駁:\"陳兄……\"

工匠製度自蒙元流傳至今,已有百年之久,眾人習以為常,怎能輕易廢除?

然而略加思索,他竟發現陳雍這看似激進的提議實則切中要害!

\"陳兄,能否詳細解說一番?\"

陳雍問道:\"王兄認為研讀史書的意義何在?\"

\"當然是為了借鑒前朝經驗,避免重蹈覆轍!\"

\"所謂,前人未曾哀己,而後人為之哀,後人哀之而不鑒,又使後人再哀後人!\"朱標侃侃而談。

陳雍點頭道:\"話雖如此,但如何實踐呢?\"

\"如何實踐?當然……\"

陳雍伸手製止他:\"是簡單地與史書對比,找出本朝犯了哪些前朝的錯誤嗎?

\"或者用昏君奸臣的例子來說明,帝王需勤政,臣子需清廉?\"

\"這些常識性的寬泛道理嗎?\"

朱標愣住,下意識反問:\"難道不是嗎?\"

他幼時受過宋濂、劉伯溫、李善長、徐達四位大師的教誨,無論是浙東的學者還是淮西的草根,都這樣教導他!

如今

陳兄竟然對此持有異議!?

\"在我看來,研讀曆史的根本,是尋找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並據此推動天下的變革。

\"這是一種超越一朝一國,關乎天下蒼生的大曆史觀!\"

\"不受限於哪位英明君主的作為,也不因哪位昏庸君主的行為而厭惡!\"

\"不在乎某人究竟是忠臣還是奸臣!\"

\"隻看他們的行為是否推動了曆史的進步!\"

大曆史觀?

朱標麵對這樣的宏大構想,不禁瞠目結舌,身體不自覺地向前傾,全神貫注地傾聽。

盡管與陳雍共度了漫長時光,他仍然覺得這位密友深不可測,仿佛一個謎團!

實在是他的智慧深邃得難以揣摩!

\"要理解宏大的曆史觀念,先要明白兩個概念,即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

\"經濟基礎,就是指一個時代的物質生活條件!\"

\"周德興臨終之言,說這個世界自古至今未曾改變,這帶著怨氣,但秦漢以來,物質生活的顯著豐富是事實。\"

\"正是這種豐富的物質基礎,塑造了不同的上層建築,也就是製度的差異。\"

\"那麼,回顧曆史,誰真正推動了曆史的車輪呢?\"

\"商鞅是其一,秦始皇是其二,唐太宗是其三,楊炎是其四,宋太祖是其五,還有當今的洪武皇帝,列為第六!\"

\"曆史長卷中英才輩出,但我認為,真正推進曆史進程的,唯有這六人。\"

陳雍滔滔不絕,朱標聽得心潮澎湃!

平日裏的陳雍,如常人般泛舟江上,品茗飲酒,然而這份指點江山的豪情,視群雄如草芥的壯誌,又有幾人能及?

\"在商鞅的時代,鐵器農具的普及使物質資源日漸豐盈,私有土地得以大規模開發。\"

\"西周的公有製井田製已不再適應經濟發展,因此商鞅廢除了它,確立私有製,並據此創立了一係列軍事功勳製度。\"

\"弱小的秦國因此順應潮流,一舉崛起!\"

\"當時各國改革,無不以承認土地私有為根基,這是時代的大勢所趨,不容拖延!\"

\"趙武靈王的改革稍晚一步,便隻能停留在表麵的胡服騎射,雖使趙國強盛,但也有限。\"

\"秦始皇,位列第二。\"

\"百年戰亂,統一的理念深入人心。

\"秦始皇順應潮流,統一六國,統一文字、貨幣,建立中央集權製度,再次推動曆史前進!\"

\"唐太宗,位列第三,得益於三省六部製的建立!\"

\"尚書省源於東漢,中書省始於曹魏,門下省以侍中的形態在東漢已然存在。\"

\"六部起初僅是宮廷內部機構,後來內外朝鬥爭,內朝占優,三公之位淪為虛設。\"

\"南北朝時期,這種局麵反複無常,時而三公掌權,時而尚書省執掌大權。\"

\"唐太宗終結了這種局麵,創立三省六部製,再次推動曆史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