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利·喬·阿姆斯特朗:青蔥歲月的純潔人性(2 / 3)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首寫於2002年的《9月結束時請將我喚醒》,也不是一個偶然。2001年,發生在美國的“9·11”悲劇事件,給全世界極大震撼。這事件也觸動了阿姆斯特朗積蓄在靈魂深處的強烈情感。所以,從歌中我們可以也能感受到,“9月”這個傷痛的字眼,也無不在提醒人們對恐怖主義,甚至戰爭帶給無辜者的傷害。此歌的MV版,就直接以戰爭場麵為背景,著力宣揚了歌曲的反對戰爭、崇尚和平的主題。

“愛、親情、和平、上進”等,一直是西方搖滾樂的重要主題。一直出現在貓王、鮑勃·迪倫、披頭士等有深刻影響力的經典歌曲中,這種傳統似乎就沒有中斷過。比如後來的皇後樂隊的經典曲目《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邦·喬維的《Tt Is My Life》是對人類上進心的表達;林肯公園的《New Divide》《Numb》是用音樂反映人類困境,以激起人類的創傷療效; U2的《Stay》歌唱的是人類美好的情感;涅

樂隊的《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呼喚的是人類平等。

作為和平使者的中堅力量,阿姆斯特朗的歌聲中少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朋克的激進和反叛,更傾向於對問題本身的關注,甚至關注到人類從肉體到靈魂的健康發展。盡管暴力、性、戰爭、政治、毒品這些搖滾核心詞彙也會出現在他的作品中,但其簡單三和弦和不斷重複的朋克風格的外在形式下,更多的是對世間萬物生靈的關懷之情和人類不滅的和平夢想。比如《夢碎大道》(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描寫了一個孤獨者走在大街上的心理;《J.A.R》表現了對朋友的懷念。

2004年他的一首與其專輯同名的《美國白癡》(American Idiot)被認為是當代朋克音樂的典範之作。

Don't wanna be an American idiot.

不願做一個美國白癡

Don't want a nation that under the new media.

不要讓一個社會被媒體控製

And can you hear the sound of hysteria?

你能聽見那歇斯底裏的呼喊嗎?

The subliminal mind fuck American welcome to a new kind of tension

這失去思想的國度在擁抱一種新的緊張

All across the alien nation. Everything isn't meant to be okay

無序充斥這個國度,事事不盡如人意

Television dreams of tomorrow

電視中播放的是明日之夢

We're not the ones who're meant to follow, for that's enough to argue

可我們不是跟風之人,我們無法容忍謊言

Well maybe I'm the faggot American. I'm not a part of a redneck agenda

也許我是無賴的美國人,但我不是那些可笑議程中的一分子

Now everybody do the propaganda. And sing along in the age of paranoia

讓每個人都參加宣傳吧,一起歌唱這時代的妄想之歌

歌詞充滿了反諷和反叛。無論何種戰爭,都是殘酷的。然而,很多媒體往往是一邊報道戰爭的殘酷性,一邊卻又以國家的名義美化戰爭的正義性。這讓追求和平的阿姆斯特朗無法忍受,於是寫下了這首尖銳的歌,以提醒世人應該以人類和平為目標,不要被媒體所迷惑。與其說這是一首唱給美國人的歌,還不如說是唱給全世界所有熱愛和平的人們的歌,因為全人類共存於一個星球,任何戰爭的危害都會影響人類的基本生存。

因為激進而異類,很多朋克音樂都屬於地下音樂,但“青蔥歲月”能從地下走出來,不在於勇氣和力量,還在於歌聲在人群中發出的巨大共鳴。不少人認為,所謂朋克就是為反商業化而存在的,朋克一旦沾染商業便不再是純粹的朋克。然而“青蔥歲月”就是個例外,他們不僅加盟了唱片公司,借助商業力量推廣了自己的作品,他們的很多專輯都創下了可觀的業績。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音樂中傳遞的思想精髓並沒有受到商業的侵蝕,他們一如既往地堅持著自己的叛逆激進,以一種積極入世的態度,自覺肩負震懾人心拯救靈魂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