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第二日,劉昭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卻發現鄧芝已經在前院中練習劍術了。
“怪不得他能成為三國時期最長壽的大臣之一,也難怪他年過六旬還能帶兵平叛,這生活習慣還真是規律啊!”劉昭在心中感歎道。
不過,劉昭還沒意識到的是,鄧芝固然自律,但劉昭起床確實太晚了。或許是覺得自己招攬到了一位忠臣良才,就開始放鬆了。前世養成的賴床習慣,在來到這個時代的第三天,又開始發作了。
等到二人用過早餐之後,鄧芝便安排了五名家丁跟隨自己,由劉昭帶路,接趙氏到鄧府空置的宅院中居住。而這一來一去,又是一天的時間。
“阿母,您就安心在此住下,伯苗乃忠良之後,為人正直,處事周全,定能派人將阿母的起居照顧好。”劉昭拉著趙氏的手說道。
“昭兒莫要擔心,吾還不算老,自己一人足矣,昭兒時刻注意照顧好自己才是。”趙氏看著處事穩健的劉昭,心中很是欣慰。短短兩三日的時間,便能尋得良才,在趙氏的心裏,劉昭一直都是個孩子,但此刻,她也覺得劉昭是天人之資。
劉昭拜別趙氏之後,便徑直來到了鄧芝的書房。
“公子,我們下一步應該做什麼?”劉昭囑咐過鄧芝,往後稱呼他公子即可,免得暴露身份。
劉昭看向鄧芝,心中暗自歎惜道:“伯苗雖文武兼備,但終究不是諸葛亮和魯肅那樣的戰略大師啊!隻可惜,這兩位大才已經各有所屬了!”
諸葛亮應該是在公元206年或207年初投效劉備的,而劉昭此時卻還是無名之輩,注定與這位流芳千古的大才無緣了。而魯肅早已被周瑜再次邀請,去效力孫權了。
“伯苗以為,下一步應當如何?”劉昭試探著問道。
鄧芝略加思索後說道:“據在下所知,巴西郡郡守龐羲與州牧劉璋有姻親之好,其女嫁給了劉璋的長子,且龐羲在長安之時,對劉璋的兒子有庇護之功。但在下聽張南和所說,劉益州因龐羲曾招募私兵,又恃恩專權,對其多有猜忌,而龐羲對劉璋也是多有防備。若能招攬此人,或為助力!”
聞言,劉昭陷入了沉思。
益州別駕張鬆曾對劉璋說:“今州中諸將龐羲、李異等皆恃功驕豪,欲有外意。”而張鬆,無疑是整個益州最了解劉璋的人之一。從這裏其實就可以看出,劉璋與龐羲並不和睦。
但劉昭並不認為龐羲能被輕易招攬。畢竟,龐羲與劉璋是親家,劉璋對龐羲從明麵上來講,也還是不錯的。龐羲雖然對劉璋不是那麼忠心,但如果不是萬不得已,他是絕不會反叛劉璋的。
但鄧芝的話也點醒了劉昭:堅固的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而這,也為劉昭在許久之後奪取益州,提供了靈感。然而,現在,鄧芝的建議卻不具備可行性。
那有沒有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的先例呢?自然是有的,那個人就是劉備。
想起劉備,劉昭瞬間便有了思路。他一揮衣袖,朗聲說道:“伯苗,我們的下一步行動,就是四個字,造勢,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