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在北大的生涯,蔣夢麟也有印象,他在晚年回憶道:“毛澤東到北大圖書館當書記,是在我代理校長的時期。有一天,李守常(李大釗)跑到校長室來說,毛澤東沒有飯吃,怎麼辦?我說,為什麼不讓他仍舊辦合作社?他說不行,都破了產。我說那麼圖書館有沒有事?給他一個職位好了。他說圖書館倒可以給他一個書記的職位。於是我拿起筆來寫了一張條子:派毛澤東為圖書館書記,月薪十七元。”關於這件事,蔣夢麟還說過,一次某英國議員對他說:“那時候你給他十七元、十八元或十九元,總之隻是十幾元,如果你那時候多給他一點錢,也許毛澤東就不會變成共產黨了。”蔣說那也難說,好多有錢的人不是也變成了共產黨嗎?蔣夢麟的發妻是舊式女子,兩人沒多少共同語言。1936年,他與發妻離異,迎娶亡友高仁山的遺孀陶曾穀,在婚禮上,他坦率地說:“我一生最敬愛高仁山兄,所以我願意繼續他的誌願去從事教育。因為愛高兄,所以我更愛他愛過的人,且更加倍地愛她,這樣才對得起亡友。”婚後兩人相敬如賓。1958年,陶曾穀因病去世,臨終前委托朋友們給蔣續弦,以照料他。
兩年後,蔣邂逅了徐賢樂,不久就論及婚嫁。北大師友多不讚成,病中的胡適還給蔣寫了一封長信,絮絮叨叨,說徐賢樂愛財,你會吃大虧的。宋美齡也給陳誠打電話反對,讓陳轉告:“如果你一定要和她結婚,那麼我們以後不能見麵了,至少你的夫人我們是不能見麵了。”
蔣夢麟固執己見,給陳誠、胡適分別寫了封長信,極力為徐賢樂辯護。可二人結婚一年多後,婚姻就亮起紅燈,徐賢樂先後從蔣身上撈了77萬元(1960年台灣平均個人所得僅新台幣5666元),將蔣盤剝得精光,離婚了事。麵對沸沸揚揚的社會輿論,蔣十分坦然:“這是我個人的私事,我發現錯誤便應該改正,所謂‘人作孽,不可赦’,我願麵對事實,接受不幸的後果。”
不該遺忘
蔣夢麟先生的人格魅力不如蔡先生,學問比不上胡適之,但辦事也比蔡先生和胡先生高明。
——傅斯年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羅家倫曾用王安石的兩句詩來評價蔣夢麟
我的朋友中,脾氣好的人也不少,但對於仆役等最客氣,而且從來不發脾氣的,我想隻有孟鄰(蔣夢麟)一個人。
——葉公超
在曆史學家筆下,蔡元培的意義被無限誇大,以至於無意中壓抑了其他同樣功不可沒的校長。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蔡元培早年的學生蔣夢麟。
——北大教授陳平原
蔣夢麟把校長的權力用得淋漓盡致,但他受過西方民主訓練,骨子裏有民主意識。正是這原因,雖然是校長治校,但沒有走向校長獨裁,他建立的是一個有效率的行政體製。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馬勇
蔣夢麟先生在民國教育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蔡元培。
——《民國百人傳》作者吳相湘教授
蔣夢麟生在一個左右中都不是的年代,但他卻慎重地選擇了自己的路,向時代做出了他的貢獻,對後代獻出了他的寶貴經驗。
——台灣《仙人掌》
梅貽琦: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
浮光掠影
梅貽琦(1889-1962),字月涵,生於天津,20歲時考取首批庚款留美生,得以赴美留學。1914年夏從美國吳士脫大學畢業,獲工學學士學位,翌年應清華之聘蒞校任教。1921年獲公假再度赴美進修,獲工程碩士學位,回國後繼續在清華服務。1926年4月被公選為教務長,1931年出任清華校長,自此後一直到他在台灣去世,一直服務於清華(大陸的清華大學和台灣新竹清華大學),因此被譽為清華的“終身校長”。他一生僅僅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功地掌校清華,並奠定了清華的校格。1962年梅貽琦在台北逝世,遺體被破例葬於新竹清華之校苑。
我的自述
生斯長斯,吾愛吾廬。
終身校長
民國以降,校長難當,尤其是清華校長,長則兩三年,短則幾個月。梅貽琦先生自1931年底任校長直到1948底離開清華園,掌校17年,他還於1955年自美國返台創辦新竹清華大學,擔任校長一職至逝世(1955——1962)。清華“終身校長”,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