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簽字的當天晚上,朱自清在日記中寫道:“此事每月須損失六百萬法幣,影響家中甚大。但餘仍決定簽名。因餘等既反美扶日,自應直接由己身做起,此雖為精神上之抗議,但決不應逃避個人責任。”朱自清的兒子回憶說:“拒絕購買每月的兩袋美援平價麵粉,相當於全家的收入每月要減少五分之二……雖然他的胃病已經發展到極其嚴重的地步,簽名的前幾天體重已減到38.8公斤,迫切需要營養和治療,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在宣言上簽了名。”
簽字後的第二天,朱自清就讓妻子陳竹隱退還了“麵粉配購證”。看到書架上還有幾張當月的麵粉票時,朱自清對妻子說:“快去退了,還有小半袋麵粉一並帶走,幹淨徹底。”
朱自清胃病嚴重,隻能吃細糧,拒絕了美國麵粉,讓他幾乎無食可進。在一百多名簽字的教授中,朱自清是唯一被餓死的。許多朱自清的擁躉對吳晗的表現很是不滿,其時吳晗對朱自清的身體狀況了若指掌,幾百個教授,大可繞過朱;即便朱自願簽名,也可以發動其他人對朱家多多關照。遺憾的是,吳晗拿到朱自清的簽名後就走了,對於朱家之後的生活並沒有過問。簽名的時候,朱自清全家基本處於半饑半飽狀態。對此,朱夫人陳竹隱在《追憶朱自清》一文中回憶道:“我們家人口多,尤其困難。為了生活,佩弦不得不帶著一身重病,拚命多寫文章,經常寫到深夜,甚至到天明。那時家裏一天兩頓粗糧,有時為照顧他有胃病,給他做一點細糧,他都從不一個人吃,總要分給孩子們吃。”在拒絕美國麵粉的聲明上簽名時,“他的病情已經很嚴重了,嘔吐得很厲害……醫生說應盡快動手術。”
1948年8月6日早上四點,朱自清胃部突然絞痛,被緊急送往醫院。經診斷,他得了胃穿孔。手術後情況一度轉好,但是4天之後,病情突然惡化,醫院發出了病危通知。朱自清彌留之際,對服侍在旁的妻子陳竹隱斷斷續續地說:“有件事要記住,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的美國麵粉。”這是朱自清留下的最後遺言。
文字裏的詩意
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夠貯著那一種詩意,文學研究會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之外,文學之美,要算他了。
——鬱達夫
每回重讀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傾聽他的閑談的樂趣,古今中外,海闊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我常常想,他這樣的經驗,他這樣的想頭,不是我也有過的嗎?在我隻不過一閃而逝,他卻緊緊抓住了。他還能表達得恰如其分,或淡或濃,味道極正而且醇厚……講授中國文學或編寫現代文學史,論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全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
——葉聖陶
自清先生是舊時代知識分子中的典型人物,他曾經是自由主義者,他不大喜歡參加政治活動,特別是比較激烈、鬥爭性較強的政治活動。但是,他具有正義感,隨著國民黨和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奴役、壓迫的加強,和向中國人民的武裝挑釁、屠殺、鎮壓,他畢竟忍受不住了。他說話了,行動了,通過文化生活、朗誦詩歌和扭秧歌,表明了他的態度。
——吳晗
朱自清的成功之處是,善於通過精確的觀察,細膩地抒寫出對自然景色的內心感受。
——林非《現代六十家散文劄記》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絕不放鬆。可是他的注重語言,絕不是堆砌詞藻。
——朱德熙
他文如具人,風華從樸素出來,幽默從忠厚出來,腴厚從平淡出來。
——楊振聲《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
朱文心境溫厚,節奏舒緩,文字清爽,絕少瑰麗、熾熱、悲壯、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餘,總有一點中年人的味道。
——餘光中
在當時的作家中,有的從舊壘中來,往往有陳腐氣;有的從外國來,往往有太多的洋氣,尤其是往往帶來了西歐世紀末的頹廢氣息。朱先生則不然,他的作品一開始就建立了一種純正樸實的新鮮作風。
——李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