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的成因包括下列幾項:
1.工作緊張、知識更新、信息過量引起精神焦慮。
2.環境汙染影響著代謝平衡。
3.藥物濫用、各種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物等直接攝入人體消化係統,嚴重威脅身體健康,全國頻頻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隱患數不勝數。
4.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加劇,導致相當一部分人心態浮躁、心理扭曲,另外一部分人呈弱者心態、阿Q精神,致使人們精神心理失衡。
5.過度疲勞,過分透支體力,免疫力下降,亞健康狀態人群明顯增多,甚至占職業人群的60%~70%。久而久之,疾病也就從量變轉變為質變,甚至醞釀成重症、絕症。
6.不良生活方式。社會上一部分人“五毒”俱全。吃:吃出的問題很多,營養不均衡,暴飲暴食或無節製減肥;喝:酒精過量,養成依賴性,甚至酗酒;嫖賭:性生活雜亂,玩樂過度,導致某些疾病傳播;抽:大焦油量香煙泛濫,幾乎與毒品等同。
7.身體素質,包括遺傳因素。現代醫學發現有7000多種遺傳性疾病,另外,人的性格、體形、生活習慣等致病因素也都有遺傳傾向。
8.感染性疾病、交通事故、意外傷害等因素。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一個強壯的體魄,就無法支撐起財富大廈。對付“亞健康”狀態,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從整體上發現症結所在。例如從工作壓力、從生活作息方麵找尋不規律的地方,消除健康隱患。
亞健康的危險信號與自我保護
人的身體有三種狀態:健康狀態、亞健康狀態和疾病狀態。從健康狀態到疾病狀態,中間有一個亞健康狀態,這個階段如果自我認知、自我把握,采取保護措施,就可以避免進入疾病狀態。發生過勞死的人,都是在疾病和死亡之前處於亞健康狀態。據專家研究,一般人過度勞累危險信號包括:
經常感到疲倦,忘性大,記憶力減退;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飲酒也不感到有滋味;突然覺得有衰老感;肩部和頸部發生僵硬、麻木;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易發怒,常因小事煩躁、生氣,不能控製自己情緒;經常頭痛、胸悶、關節疼痛、耳鳴、目眩;發生高血壓、糖尿病、心電圖測試不正常;體重突然變化大,出現將軍肚,這容易造成高血壓、脂肪肝、冠心病;幾乎每天晚上與朋友聚餐飲酒;經常不吃早餐,吃飯的時間不固定;喜歡吃油炸食品;吸煙增多,有時一天30支以上;晚上10點鍾不能回家或12點回家占一半;上下班單程時間過長,有的達2小時以上;不愛運動,運動時也不流汗;性欲、性功能下降,這是身體機能整體衰退的表現;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星期六、星期天也常上班;經常出差,每周在家住兩三天;工作調動多、變化大;升職或工作量加大;人際關係變壞;工作經常發生失誤或發生不和;食欲不好,消化功能紊亂,腹脹或腹瀉;對上述情況,當出現5項以上時就是過度勞累的危險者,應當引起高度警惕。
亞健康狀態威脅現代人的生活。但是人們往往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不以為然,隻有當失去了健康的時候,才後悔不已。要想擁有健康就必須要有一些起碼的衛生方麵的知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加上本能的自我保護意識。一般來說,體育鍛煉可以讓我們保持肌體上的健康。
運動還可以使人保持耐力,使人緩解精神緊張,清除疲勞,保持精力充沛。而保持心理和精神上的健康則需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確立一個生活的長期目標。
2.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進行一些能夠自娛身心的文娛活動。
3.保持樂觀心態,遇到失敗要積極尋找原因,而不要一味去責怪自己的缺點。
4.把你對事物的看法同那些在生活中情形跟你相似的人的看法進行比較,以評價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確。
5.不要總想著自己過去的不幸、恥辱和挫折。過去的已經過去,它隻保留在記憶中,而不應該再影響今天的生活。天地間,還有很多事需要你去幹。
6.要了解自己的力量,量力而行,同時對於自己的成功和幸福永遠充滿信心,並且用這種積極的情緒去感染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