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成功的男人似乎更容易獲得幸福的家庭。但我們應該知道,如果他的家庭幸福,那一定是他用心經營的產物,而不是事業成功的結果。如果他隻是一味地埋頭工作而忽視家庭,那麼他的家庭遲早會忽視他甚至背叛他。成功的事業隻是為他提供一種可能,能不能真正獲得幸福還要靠他執著於此的努力。
上往往有這樣的偏見,事業成功的女人一定會家庭不幸,而她要想獲得幸福就必須退守家庭。事業真的是女人家庭幸福的絆腳石嗎?
瑪麗·韋爾斯·勞倫斯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實業家,她從哈佛畢業以後,成了韋爾斯·裏奇·格林廣告代理公司的董事長。她精通生意經,知道如何富有成效地工作。除了主管她那間生意興隆的廣告代理公司,勞倫斯還要當家庭主婦。她成功地把這兩方麵肩負的責任都完成得很好。勞倫斯在與家人相處時,任何工作上的事情都能置之腦後,隻是扮演家庭主婦的角色。勞倫斯在公司裏是個出色的領導者,在家裏則是個不折不扣的賢妻良母。
勞倫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隻要你願意努力,隻要你願意付出。也許對女人而言,平衡事業與家庭會更難一些,但這並非意味著沒有可能。無論你正在外麵打拚,還是你已經功成名就,你都必須時刻把家庭放在心上,關心每一位家庭成員。因為,你不僅要做一個成功的人,你還要做一個成功的女人。
事業和家庭的平衡是一種挑戰,它需要我們勞心勞力、知難而進。如果你不積極主動地尋求事業和家庭的和諧平衡,你的生活終將一片混亂,得不償失。其實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平衡的過程,你必須要把自己的精力有計劃地加以分布,如此你的人生才是和諧的、圓滿的。平衡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一個神話,隻要努力,你就有可能實現。
平衡是一種動態的平衡,不斷地從一種平衡走向另一種平衡。我們無法企及一種一成不變的平衡狀態,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維持平衡。自身變了,環境變了,原有的平衡狀態自然就會被打破。如果你不善於調整,不能營造一種新的平衡狀態,你的生活就會陷入混亂。
亞健康狀態者的現狀
良好的身體素質能夠使你有足夠的生理基礎適應繁重的工作,處理複雜的問題,而不必常常因為身體不適而煩惱。
一位纏綿於病榻之上的億萬富翁,怏怏地癡望著一位踟躕在街頭的乞丐,不禁幡然歆羨起來:“他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啊!”
多麼讓人震撼的感歎啊!隻有財富不是成功的人生,任何成功都是身心互相配合的結果。如果隻有健康的體魄而沒有健康向上的積極心態,沒有大腦的聰明靈敏和正確的判斷力等,則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功。同樣,即使擁有很多的財富,如果沒有健康做保證,財富也無法實現長遠。
有些人擁有健康時,用健康去換財富,而當失去健康時方知健康之可貴,用財富是換不來的。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前提,也是成功人生的可靠保證。
當今社會對健康的理解,已不僅僅局限於有一個健全的身體,而健康理念更重要的一點是精神上的健康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功能,即人的健康指的是身心健康。所以,雖然我們身體不致差到像病榻上的億萬富翁,但是我們的身體狀況同樣令人堪憂。其中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是:亞健康狀態已經成為都市人生活的常態。
亞健康狀態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狀態的兩端的話,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於健康與有病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用以與健康的“第一狀態”和患病的“第二狀態”相區別。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一種介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遊離移狀態”“灰色狀態”等的稱謂。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調查結果顯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僅5%,找醫生診治疾病者約占20%,剩下的75%就屬於“亞健康”者。
據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城市居民中處於亞健康狀況的人群逐年增多,且有大麵積威脅中青年人的趨勢。根據對2.3萬人的調查,18~40歲的人隨著年齡拉長,身心輕度失調呈緩慢上升趨勢;而到了40歲以上,潛臨床狀態的比例陡然攀高;55歲左右進入前臨床狀態的增多;65歲以上的人即使沒有明顯的病變狀態存在,大多數身處人體“第三狀態”的人,到醫院檢查,其體溫、脈搏、呼吸、血壓以及血、尿、糞化驗等各項指標基本正常,醫生幾乎診斷不出有何疾病。但不少人確實存在心理或生理方麵種種不適感,表現為精神不爽、體力不支、食欲不振、睡眠不酣、頭暈、健忘、口臭、便秘、心煩、易怒、皮膚幹燥、性功能減退、疲倦等等。然而,生活、學習、工作仍能如常堅持下去,隻是效率不高而已。